正文 四季度和全年經濟形勢分析預測(2 / 3)

二、當前經濟麵臨的主要困難、突出問題和風險隱患

當前,國際新格局調整壓力與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並存,長期結構性矛盾與短期周期性矛盾並存,實體經濟風險與金融領域風險並存,經濟運行不僅延續了某些前期存在的問題,而且出現了若幹新問題與風險隱患。

(一)經濟增長動力依然不足

盡管7月份以來我國宏觀經濟出現了企穩回升態勢,但經濟增長動力依然不足。一是居民收入增長緩慢抑製消費增長潛力。上半年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回落,增速低於GDP增長速度;結構性失業問題已經顯現,國有企業檢修、輪休致使部分產業工人並未實現充分就業,將影響下半年消費需求回升。二是基建項目等投資資金來源趨緊。中央財政收支矛盾越來越突出;審計署對政府性債務進行全麵審計,將推進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清理與壓縮;企業融資成本提高導致信貸需求下降,利潤下降導致自有資金不足,還貸能力下降,這些將對後期重大項目與企業技改投資資金形成製約。三是我國人民幣實際彙率升值過快將顯著影響出口競爭力。上半年,通過貿易等渠道的套利資金大幅流入,導致進出口統計失真,加大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1-8月,人民幣實際有效彙率升值6.29%。下一階段,隨著美元逐步走強,人民幣實際有效彙率存在繼續升值趨勢。在海外市場需求不足,其他國家貨幣大幅貶值的情況下,人民幣實際有效彙率大幅升值將顯著影響出口增長。

(二)高能耗產業快速回升導致節能減排壓力加大

7、8月份,我國工業、投資、消費與出口均呈現反彈,尤其是工業增速從6月份的8.9%回升至8月份的10.4%。但從結構角度考察,生產方麵,鋼鐵、焦炭、平板玻璃等重工業產品增長較快;投資方麵,基礎設施投資繼續加速;國有企業工業生產與投資增長近期較快拉升。經濟結構再次呈現出重化工業拉動、政府投資主導、國有企業帶動的特征。今年以來,我國第二產業用電量增長水平高於去年同期,近期工業六大高耗能行業能源消費增長加快,8月份,重工業用電量大幅增長13.1%,不利於後期節能減排任務完成。我國上半年單位GDP能耗下降3.4%,距年均下降3.5%的目標存在差距,而目前鋼鐵、有色等重化工業增長加速,更對四季度節能減排形勢形成明顯壓力。

(三)產能過剩矛盾累積製約製造業發展與經濟回升力度

2013年正值前期投資產能形成高峰期。在舊有過剩產能尚未消化、新產能繼續疊加的情況下,當前產能問題呈現出行業涉及麵廣、絕對過剩程度高、持續時間長等特點,並成為製約經濟增長與轉型升級的核心問題。關鍵在於目前過剩行業的投資仍在增長,導致過剩程度進一步加劇,化解產能過剩問題異常艱難。我國當前產能過剩主要表現為結構性特征,而非“周期性過剩”,即難以通過刺激需求化解過剩問題。近年來,政府幹預、國有企業改革滯後、以及現有幹部考核等體製性問題導致企業投資行為扭曲,使產能過剩不斷加劇,成為企業效益不佳、金融係統資金鏈風險大、經濟複蘇基礎不穩等問題的根源。

(四)“脫實就虛”、“體外循環”等問題導致金融潛在風險上升

近年來,貨幣投放量偏大,貨幣環境寬鬆,融資平台公司負債增長較快,目前審計署正在對地方債進行摸底。根據IMF估計,我國廣義政府債務占GDP近50%左右,這些負債中很大一部分依靠出售土地收入支撐償還。為繼續對基礎設施建設進行投融資以及企業謀利動機,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大規模擴張影子銀行業務。今年6月末,影子銀行餘額規模預計超過20萬億元。在產能過剩壓製下,社會資本投資於實體經濟意願不強,加上地方融資平台“借新還舊”,使虛擬經濟脫離實體經濟運行。隨著國內企業兼並、破產增多,部分理財產品信用違約風險提高,上述因素積累導致金融風險不斷上升。此外,美國退出量化寬鬆政策雖繼續延遲,但預期增強,國際流動資本也可能再次發生逆轉,包括我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都正麵臨美元升值、證券等金融市場低迷、借貸成本抬高的局麵。這些因素將進一步加大我國潛在的金融風險。

(五)房地產市場價格高企、區域分化等問題日益尖銳

8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僅有1例,上漲城市達69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上漲在18%-20%之間。一二線城市房價持續快速上漲,明顯超過居民承受能力,阻礙了城鎮化的健康發展。一方麵,一線城市房價飆漲帶動全國房價總體水平上升,導致居民和企業熱衷於房產投資,從而對實體經濟產生擠壓,並嚴重壓縮了貨幣政策放鬆的空間,成為現階段束縛宏觀調控政策的重要瓶頸。另一方麵,我國部分三、四線城市由於土地供應規模不斷擴大,近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較快,但產業升級步伐緩慢,難以創造大量就業崗位,房地產自住與投資需求均不足,出現嚴重過剩局麵,“鬼城”現象增加。現行土地製度和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過度依賴導致房地產問題惡性循環。

三、四季度及全年經濟增長預測

展望四季度,“穩增長、保下限”政策繼續發揮積極作用、企業進行適度庫存回補、以及外需將保持平穩等因素將推動我國經濟穩定增長。但是,基建項目資金來源趨緊、前期房地產新開工麵積以及土地購置麵積增速大幅下滑、產能過剩化解緩慢抑製製造業複蘇以及上年同期高基數等因素製約經濟回升勢頭。總體來看,四季度我國經濟增速將穩中趨緩。初步預計,四季度和全年GDP均增長7.6%左右,通貨膨脹率溫和回升,失業率基本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