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無忌童言也堪思
唐櫻的長篇兒童小說《男生跳跳》從一開始就吸引住了我:這位名叫“跳跳”的孩子正對著家居小巷裏石蛋子路上的動物圖案喃喃私語。他喜歡這石蛋子路,他媽媽卻不喜歡,因為媽媽的高跟鞋,在這兒崴過幾次腳。但“媽媽的情緒並不影響跳跳對石蛋子路的喜歡”,跳跳的理由很簡單,其實媽媽“可以不穿高跟鞋”。
大人有大人的邏輯,孩子有孩子的思路。這本書的調子,就由此展開來。再往後,不同的邏輯和思路,幹脆衝突起來——跳跳的爸爸看見兒子和地上的圖案說話,教誨道:“寶貝兒子,它們什麼都聽不見,跟它們說不白說了?”兒子的反詰頗有點“子非魚”的味道:“你又不是它們,怎麼曉得它們聽不見?”……我想,這部作品之所以從一開始就吸引住了我,令我讀得興味盎然,大概就是因為它貫穿了一個孩子的無忌想象與無忌童言,它是那麼弱小而無助,有時候簡直有些可憐兮兮的味道,然而它又是倔強的,自信的,每每使強勢的一方——大人們——無言以對。當然,即使無言以對,大人們還是不把跳跳的邏輯當作一回事,最後,跳跳也就隻剩不服氣了,頂多,為爭取自己“雙體日權利”,寫一份自說自話的《告全國大人們書》而已。然而,大人們,真的可以忽視跳跳們的希冀與夢想嗎?
這部小說所呼籲的,正是對跳跳們的希冀與夢想的尊重。長沙,是跳跳生活的背景與環境,然而,豈止長沙,幾乎全中國城市的孩子們,都生活在父母望子成龍的渴望與急切之中。跳跳父母的心態和舉止,在當下中國具有相當的典型性:自認為平庸的他們,把出人頭地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為此他們把難以承受的學習負擔壓在孩子的肩頭:為上個重點學校費盡心機,為提升學習成績取消了孩子的雙休日,為升重點中學,甚至代為撰寫作文……而跳跳,卻按照自己的邏輯生活著,他不服從“聽話加高分”模式的塑造,他抗議失去了休息和玩耍的權利,他質疑大人們的“話語霸權”,最為精彩的例子就是:他一不留神踩死了雞崽,挨了媽媽的訓斥,他哭著反駁:“你們大人殺了雞媽媽待客,為什麼不受處罰?”……通過一連串妙趣橫生的故事,跳跳的夢想、渴待和性格活生生地凸顯在我們麵前,引我們深思,催我們自省,告訴我們,要尊重孩子們,理解孩子們,把快樂的童年還給孩子們。這一題旨的時代感和現實性,是不言而喻的。
我不了解作家唐櫻,隻是半年前在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的高級研習班開學典禮上與之相識,匆匆一晤,未及深談,後來很偶然地從一位湖南作家寫的雜記中,知道這女子竟然是位武林高手,曾經榮膺女子武術冠軍且偵破小說也寫得有聲有色。彼唐櫻即此唐櫻乎?至今心存疑惑。不過,讀過《男生跳跳》以後,一個最為深刻的印象是留下來了:唐櫻是一個深入兒童生活、熟稔兒童心理的作家,不僅於此,她更是一個善於表現童心童趣的作家。就拿這部小說來說,除了個別“跳出”的感喟之外,通篇采用兒童的視角,把孩子的心靈個性寫得何等生動準確。我想,除了生活積累的豐厚和藝術表現的成熟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之外,永遠對生活抱有童心童趣,對孩子們抱有殷殷的關切之心,抱有平等的、尊重的、同情的態度,或許是她成功的更主要的原因吧。
一麵之交,承蒙唐櫻如此信任,寄贈新作,囑餘以序之。我讀兒童文學作品數量有限,鑒賞力更是談不上。隔靴搔癢,雜談如上。期盼唐櫻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為孩子們寫出更多更好的佳作來。
是為序。
陳建功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