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我想說出來,我想和別人親近,想為周圍的人帶去快樂,但是我不知道該怎麼做!”
“快樂是什麼?如何與他人分享快樂?快樂其實就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情感,是一種清澈明確的內心感覺。
人的一生中,每個人都在追求著快樂,都在找尋著快樂的方法,但何謂快樂之道?生活中人們總是會遭遇到各種各樣的快樂與欣喜,成功的喜悅,勝利的喜悅,收獲的喜悅等等,快樂總是充滿在人們的周圍。佛說:‘我們要慈悲,慈悲緣於我們的內心,慈悲會布及每一個生靈。’”
“?你要記住,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靜心聽佛語,佛渡有緣人。謂“有緣佛出世,無緣佛入滅,來為眾生來,去為眾生去,來也未曾來,去也未曾去。”與山水親近,受自然洗禮,像梅花初放,似水滴輕賤;此情此境,以分不清那是山水那是人心,山水就是我,我就是山水;心底唇邊微笑中發出願望:“願將山色供生佛,修到梅花伴醉翁。“佛曰: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有佛心的人不去看眾生的錯,隻看到眾生的過錯卻看不到自己過失的人,枉談“佛”字。須認清自己的言行,明白事情的後果,因為你要對那個後果負責。不要把生命浪費在你一定會後悔的地方,對己對事負責,便是與佛有緣。
“師傅,我向往自由,我想要拋卻紅塵但是又放心不下,我想和周圍的人打成一片,但是我怕被傷害,別人說一句話,就會讓我內心的某一根線發生遷移,隨後淩亂的一發不可收拾,我覺得這個世界就是一個牢籠,讓我束手束腳,想飛卻怎麼也飛不高。”
“誰說年華是無效信,誰說情懷會過期。你說這是個充滿牢籠的世界,但是誰不想成為一匹脫韁的野馬?這麼多個漫長的日子,這悠悠的歲月、輾轉的年華,而我們都一樣,不管再怎麼樣的思緒,也要繼續走在這風風雨雨的人生路上,和人打交道是我們怎麼也避免不了的。”
“有時左手握住右手,不安;右手握住左手,不安,麵對這紅塵人世,洶湧人流,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其實,你就是太過於孤單,把你自己孤立的太嚴重了,其實你可以試著交個朋友,無論結果怎樣,你都要試一下,俗話說友情就像有一把傘雨,撐了很久,雨停了還不肯收。有一束花聞了很久,枯萎了也不肯丟。即使青絲變白發,也能心底保留。”
“師傅,我可不可以有一個不情之請。”
“施主,請說。”
“我想拜您為師,隨您傳播善念,和您在一起,您的這番談話,讓我茅塞頓開,心裏抑鬱多年的思緒隨風飄散,感覺您很親切,可不可以收我為徒?”
“我此次就是前來度你的。”
“啊?”
“啊什麼啊?還不快拜師。”
“師傅,我們回來了。”
“師傅,我們沒有化到米飯。”
“傻孩子,沒化到就沒化到吧!這是我剛收的你們的師弟。”
“師傅,請受徒兒一拜。”
“好,以後你法名忘心,為師希望你可以忘記你閉塞的心,重新開始,接受他人,向他人傳遞你的快樂與憂傷,師傅希望你永遠幸福!”
“謝謝師傅。”
“這是你大師兄忘苦、二師兄忘悲。”
“大師兄好,二師兄好。”
就這樣忘心師伯成了釋迦牟尼祖師的第三個徒弟。忘心師伯現在過的怎麼樣我們誰也不知道,自從師傅羽化之後,忘心師伯神龍不見首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