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1 / 3)

崤函之險甲天下,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可在那些曆史學家、考古學家以及那些發丘摸金的江湖豪客眼中,更多的是將目光盯向了崤山中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這片大地之下,埋藏著文明、曆史、寶藏也有生命。

這不,一柄青銅劍的發現,將一支考古隊帶到了這片是非之地。

古墓似一位懷春的少女,當她把青銅劍這個媚眼跑出後,竟又害羞的遮住麵紗,讓整隻考古隊都無跡可尋了。

周懷瑾這位擁有深厚易學功底的軍史研究生,應邀前來協助這隻考古隊。可就在他接受邀請的同時,無意中他也一並接受了異界的請柬,另一個神秘的世界向他打開了大門。

如周懷瑾所願,墓葬順利找到,墓門打開,地宮開啟。

當這一切都呈現在大家眼前時,突然覺得這位遮著麵紗的姑娘,雖不似如花那般可怖,但頂多也就是石榴姐水平的容顏。

這地宮之中不僅連意想中陪葬的器物一件都沒有,還處處透著一股古怪。巨大如宮殿的地宮中之胡亂擺放著一些兵俑,整個地宮中心的地麵上竟是用黑白兩色的石板拚砌而成的太極圖案。

看見這個太極,周懷瑾這時才發現,周圍地麵上擺放的那些兵俑,竟是按照先天八卦圖形排列而成,這一發現讓周懷瑾欣喜不已,心中暗道,這難道是道家前輩的羽化之地?

當然這裏也沒有讓考古隊太過於失望,在太極圖案中陰陽雙魚的魚眼處,各有一隻青銅棺,隻是一大一小而已。

“咚、咚”周懷瑾敲了敲了兵俑,發覺這些兵俑並不是石質的,應該是陶土俑。當周懷瑾觀察了好幾個兵俑後,發現這些個兵俑不僅各個姿態不同,同時神態也是或喜、或怒、或哀、或樂七情具備竟無一重複,仿若杜莎夫人蠟像館裏的蠟像一般逼真。

“了不起,真厲害”周懷瑾一邊撫摸著兵俑一邊嘴裏喃喃道。就連考古隊領隊孫啟文及眾人也是嘖嘖稱奇。

觀察完了兵俑後,眾人便向中心那兩口青銅棺槨走去。這種棺槨直立豎放的是形式大家還是第一次看到,這裏麵到底是什麼呢?大家有些緊張也有些期待。

地宮中心地麵上的太極圖案是由黑白兩色大理石石板拚接而成,左邊是白色陽魚,右邊是黑色陰魚。

一大一小兩座青銅棺槨分別豎立在兩隻陰陽魚眼上,離著眾人近的是陽魚陰眼處的那座一米見方三米多長的小棺,直立小棺的棺蓋是麵向著中心底部向外,為了看清全貌,在孫啟文與周懷瑾帶領下,考古隊員們抬腳踏上了太極圖上。

當孫啟文一隻腳踏在太極圖上時,就感覺腳下微微向下一沉,於是孫啟文就拿腳試了試了虛實,見沒什麼動靜,心想也許是年月太久,石板下墊的土鬆動了,也沒太在在意,就向棺前走去。

而就當孫啟文踏上太極圖的那一刹那,一扇石門悄無聲息的將墓室通道給封上了。

眼前這座小棺造型怪異,首先是尺寸與常見的棺槨不一樣,這座小棺過於細長,棺體上雕鑄也不是尋常的生平記事、花紋、雷文等圖形,而是至上而****刻著許多像是甲骨文的符號,棺蓋正麵上端陰刻

著一個大大的道家符文,符文下麵有一首用小篆刻上的偈語:

父嗔母哀得苟全,十年化龍勵誌堅。

點化人主藏身去,奈何開天鎖昊乾。

一朝得遇陰陽水,三千世界舞蹁躚。

眾人圍著小棺仔細觀察後,試圖將其打開,但棺蓋與棺體就像澆鑄在一起一般,眾人試了半天也沒有將棺蓋打開半分。

而周懷瑾卻站在稍遠處,盯著小棺發著愣,似乎在想著些什麼。

“小周,你有什麼想法?”孫啟文見事不可為,便向周懷瑾谘詢道。

“有些古怪,我也說不好,要不我們再看看那口大棺吧。”說完,周懷瑾轉過身去,向著陰魚陽眼處的大棺走去。見狀,孫啟文也快步跟了上去。

大棺也是直立豎放著,尺寸比例都還正常,就是比平常的棺槨稍大一些。棺身上雕鑄著一些祥雲、雷文之類的圖案,唯一有點特殊的是棺蓋上雕刻著一隻插翅猛虎。

孫啟文上前試著推了推棺蓋,發現這口大棺和小棺一樣,棺蓋都無法打開。這時的孫啟文不禁有些失望,雖然這處洞穴處處怪異,但有價值的文物卻少的可憐。

孫啟文歎了一口氣,抬眼看到地宮正麵石壁下,還擺放著幾盞品相不錯的青銅宮燈,正想過去看看。

周懷瑾卻一把將其拉住說道:“孫叔叔,你有沒有聞到什麼味道?”

聽到周懷瑾的話,孫啟文下意識的抽抽了鼻子,“咦,好像是有點香氣。”進來的考古隊員們都是些男人,不可能抹香水,再說這香氣也不像是香水的味道,那這香氣從哪裏冒出來的呢?想到這裏,孫啟文和周懷瑾都圍著大棺找那香氣的源頭。

“好像在上麵傳下來的。”周懷瑾轉了兩圈後,對著孫啟文說道。

於是,孫啟文叫來兩個小夥子,一人抬一隻腳,順著大棺壁把周懷瑾抬了上去。當周懷瑾俯身貼在大棺頂端時,就發現頂蓋上有一個五厘米左右直徑的圓孔,一陣陣濃鬱的香氣就是從這個空洞中散發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