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傳統家庭倫理與現代家庭關係建設的研究(2 / 2)

父慈子孝的父子關係。在父子人倫中,這一關係的規範就是我們常言的“慈”與“孝”,慈是對父母而言的,孝是對子女來講的。“慈”主要包括養和是教之以義方,並且子讓女能夠成家立業;孝的要求是養和敬,無違於禮,立身揚名。由此可見,中國人非常重視父子關係的倫理規範。

家道和順的家族關係。單個的小家庭不可能單獨存在的,把小家庭比喻成大樹的枝杈,大家庭則是有著同一個根係的大樹,小家庭不能忽視與同一家族其他小家族之間的關係。這個大家庭不僅僅包括各種家庭關係,更重要的是要維護大家庭的利益,家族利益要高於個人利益,在處理家庭內部關係要以家道和順為原則。我國傳統倫理主張“家和萬事興”,重視家庭成員之間的永久和睦,這也是我國傳統家庭倫理處理家庭人際關係時追求的目標。

從中國傳統家庭倫理的基本內容可以總結出傳統家庭倫理的核心價值在於孝悌忠信、慈良貞靜、家道和順、修身律己、社會情懷。根植於傳統社會的家庭倫理規範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有人認為帶有封建文化的糟粕,但是值得我們反思和挖掘的是他的精神內核和內在價值是恒常的,使得傳統社會家庭生機勃勃,家道昌盛,在今天的現代家庭中仍可以用以和諧家庭關係和社會關係。

三、傳統家庭倫理對解決現代家庭關係問題的解釋

從表象上看婚姻是個人行為,從本質上看卻是社會行為。費孝通在《生育製度》中認為,婚姻家庭是一種社會製度,該書第一章就明確指出,婚姻是人類種族綿續的保障。以“人類種族綿續的保障”為核心的婚姻家庭本質論在傳統社會適應,同樣也適應現代社會。這說明婚姻家庭的本質論沒有改變,在處理家庭關係問題這件事情上,適用於傳統社會的家庭倫理在現代社會同樣適用。

以夫妻關係為例解釋。無論在傳統社會還是現代社會,夫妻關係乃人倫之始。沒有夫妻關係就沒有父子關係和兄弟姐妹等諸關係,特別是以核心家庭為主的現代家庭,夫妻關係更加重要。現代家庭關係問題的核心是夫妻關係問題。恩格斯指出,“如果說隻有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末也隻有繼續保持愛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雖然愛情不等於婚姻,但今天的婚姻是以昨天的愛情為基礎,隻有這樣的婚姻才經得住風吹雨打。傳統夫妻關係的夫義婦順具有示範和借鑒意義,夫妻之間不但有愛情更要盡各自的義務。無論家庭模式怎樣變革,夫妻之間以誠相待、互守貞潔、相互信任。我們應該吸納傳統家庭倫理中白頭偕老、忠貞專一精神,讓我們的家庭完整的延續下去。在這樣家庭倫理下的夫妻相敬如賓,共同經營和睦的家庭,這樣的家庭內部情感是穩定的、牢固的。這是夫妻之間各歸本位、各行其道,在合理的家庭倫理規範下承擔各自的責任和義務的結果。

之所以在傳統社會的家庭關係和順,家道昌盛是因為這樣的倫理思想已經內化到他們的血液裏,並篤行這樣的倫理道德。今天的我們不僅要認識到經過幾千年淘洗後留下的精華是寶貴財富,更關鍵的運用之,篤行之,家庭這棵大樹才會長青,綿延不斷。作為社會細胞的家庭根深葉茂,社會和諧健康發展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