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公司治理上
公司的治理程度直接影響了會計政策的選擇,也披露了會計在信息上的內容和方式。所以為了健全公司的合理機構,就要規範公司的經理型人才,將經營者與管理者的目標股權趨於一致,減少出現不合理的會計決策性。而且我國企業的董事比例比較高,很難實行監督的政策,所以為了完善公司的治理結構,保障有效的監督措施,就要增加具有知識以及經驗豐富的獨立董事,在它的監督下,使各個利益部門能夠采用合理的會計政策。
(三)在會計準則上
建立正確的會計準則標準,首先要建立財務上的標準,使相關人員能根據財務的準則處理業務。而且,會計製作報表與注冊會計在準則上還不具備專業的判斷水平,人員的綜合素質不夠、認知水平不足,導致對經濟產生不確定的評估、判斷,影響會計信息的實際情況。加強各部門對會計準則製定的積極性,使各部門在保證理論正確的情況下,能夠共同支持和維護集團的利益。
(四)會計政策選擇上
企業管理當局必須全麵分析自身所處的環境,發展階段、本行業的發展前景和在同業競爭中的地位,以及所擁有的優勢和存在的問題,明確本企業發展的總體目標,並在這一目標指引下,結合會計職業判斷,根據會計理論指導會計實務的基本原理,尋找或創立合理的會計處理程序和方法,並對可供選擇的方法進行比較分析,從而形成最優化會計政策組合。
(五)職業道德建設上
會計理論不斷豐富,會計業務的不斷出新,會計手段不斷改進,會計服務領域不斷拓寬,要求會計人員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會計知識,以增強會計人員的執業判斷信心和能力。同時,要加強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修養。另外,會計教育也要適應經濟環境的變化,把職業道德納入到教學內容當中來。不但要傳授必須的技巧和知識,而且要灌輸道德標準和敬業精神,應以成文的形式製定會計職業道德規範。
三、總結
會計政策選擇是財務會計理論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是資本市場效率研究的重要命題,並且是在西方會計界占主導地位的實證會計理論的研究重心。在我國,對會計政策的研究雖剛剛起步,但會計政策選擇問題已逐漸受到學術界、準則製定機構和實務工作者的重視。企業采用何種會計政策,將直接影響到會計信息,進而影響到企業投資者、債權人及各關聯方的相關決策。因此企業管理當局及會計人員如何運用職業判斷能力,在國家會計政策的範圍內選擇適合自身特點的會計政策已成為現實工作中值得關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宋在科,王柱. 企業會計政策選擇研究——基於利益相關者理論[J]. 會計研究,2008.
[2]王婧,向誌平,向誌容,孔祥鋒. 基於利益相關者理論的企業會計政策選擇研究[J]. 財會通訊,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