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一個人的受教育程度等也會直接影響到收入分配。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知識改變命運”,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這種觀點。一個人接受教育的程度越高,麵臨的機會也更多,獲得高收入的機會也大些。而且,一般來說,受教育程度越高,人的智慧也越高,頭腦越靈活,更能激發自己的聰明才智去創造財富,獲得更高的收入回報,迅速拉開與受低等教育者之間的收入差距。
第三,由腐敗導致的貧富差距拉大也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原因。在中國,由腐敗帶來的隱性收入和灰色收入是導致不公的重要因素。比如說,一個城市公務員家庭,可支配收入可能每月5000-6000元,但是他們可能會憑借手中的權利獲得更多額外的收入,而這些額外地隱性收入或灰色收入遠遠超過他們正常工資的本身,日積月累,由腐敗帶來的利益收入會拉大與同一層級工作人員之間的收入差距。盡管黨和國家通過鐵腕反腐來杜絕一切腐敗現象,但是由腐敗而產生的收入不平等卻也是不得不承認的事實。
基尼係數作為反映國家收入平等的標誌,本身的高低也隻是作為一個標誌或信號而已,沒有更大的實際意義。基尼係數的高低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背後中國的收入不平等現象是否有所緩解,社會是否更加公平。為了盡快縮短國民收入之間的差距,政府應該通過製度改革打破壟斷,完善對行政權力的監督和問責機製,杜絕灰色收入和各種隱形福利;完善稅收製度,充分發揮稅收的收入分配和調節功能,加強對再分配程序的有效監督,增大再分配透明度,使再分配按公平正義原則進行,加大對高收入者稅收的調節力度,不斷縮小高收入者與低收入者之間的差距;加大對非常態高收入階層收入的監管,比如企業家、影視歌星球星、壟斷行業從業者等,建立有效的個人收入監控機製,同時加大對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的稅收支持力度,推進就業和再就業;增加國家財政支出中教育經費的比重,合理配置教育資源,讓教育投入向基礎教育、農村教育和西部地區等落後貧困地區傾斜。此外,還可以通過開征遺產稅和物業稅,提高居民就業能力等方式來縮小貧富差距,降低基尼係數。不管2013年國家統計局官方公布的基尼係數到底是否可靠,如何解決我國收入不平等的問題仍是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餘玲錚.金融發展與收入不平等——隻是線性關係[J].上海金融,2012,(4).
[2]劉華,徐建斌,周琦深.稅製結構與收入不平等:基於世界銀行WDI數據的分析[J].中國軟科學,2012,(7).
[3]劉窮誌,吳曄.收入不平等與財政再分配:富人俘獲政府了嗎[J].財貿經濟,2014,(3).
[4]賀青,張虎.教育不平等對收入差距擴大的動態影響分析[J].統計與決策,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