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我國地區特色企業夯實管理基礎,製定鼓勵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政策
憑借地方資源和特色文化發展起來的優秀企業幾乎在我國的任何地方都有,這類企業占據著區域經濟發展中的領先優勢,毫無疑問,這是我國在規模化生產發展初期的主要形式,也是地區經濟發展的明顯優勢。就我們國家的整體經濟發展格局來看,我國較為發達的地區是東部沿海地區,這一地區所創造的生產總值每年都領先於其他地區,甚至有時候這一地區的生產總值能夠超過其他地區的總值和。由此可見,我國要想實現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就要為各地區的特色企業夯實企業管理的基礎,為經濟相對落後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政策支持,鼓勵跨地區間的經濟貿易合作,推動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二)通過借鑒優秀經驗,充實我國經濟發展的整體架構
在過去一段時期內,我國區域經濟取得了不錯的發展,國家也先後製定了各項鼓勵區域經濟發展的政策,並取得了很明顯的效果,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的狀況。比如,國家相繼製定了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策略和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區域發展戰略。國家也逐步增加了向上述地區重點項目的投資傾斜力度。設定了多個自由通道,目的就是要實現區域特色經濟的快速持續發展,逐漸改善這些地區的投資環境和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提高人們群眾的生活水平。經過實踐證明,這些措施有效的推動了區域經濟的迅速改善與發展,顯著的提升了這些地區的公共服務水平,並且在大程度上強化了當地的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內驅動力,所以,各地區未來比能夠實現經濟的穩定健康發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會促使人們的生活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擴大企業創造的社會價值,當然,各地區在發展區域經濟時還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真正讓老百姓享受到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益處。
三、結語
現階段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對整個社會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為此,我國通過實行本土自由貿易,不管擴大各地區區域經濟的範圍,而這一措施也是區域經濟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除此之外,在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過程中,還應該加強地方企業管理工作,鼓勵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並吸取國內外區域經濟發展的經驗,充實我國的經濟建設框架,確保我國區域經濟能夠按照協調發展的路徑一直發展,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燕,魏後凱.中國區域協調發展的U型轉變及穩定性分析[J].江海學刊,2012,(02).
[2]魏後凱,高春亮.中國區域協調發展態勢與政策調整思路[J]. 河南社會科學,2012,(01).
[3]範恒山.我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理論與實踐[J].經濟社會體製比較,2011,(06).
[4]覃成林,張華,毛超.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概念辨析、判斷標準與評價方法[J].經濟體製改革,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