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促進市場經濟結構和資源配置趨於合理化。可以說,如何對社會經濟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一直是社會經濟學家探討研究的話題。市場變化頻繁,簡單的規定一項政策或許根本沒有什麼作用。而采取合理的金融規劃可以盡可能科學的對社會經濟資源進行分配。政府可以通過科學可行的金融規劃,對區域內現有的市場經濟資源的整體情況有深刻了解,再對不合理的經濟結構重新做調整,使之適應於當前的市場經濟發展形勢。同時,對資源進行重新配置,對資源采取合理地利用,爭取用最少的資源創造出相對較多的使用價值,即把資源傳遞給最會利用它的企業中,把整個市場經濟中的資源在各個企業中再進行合理分配。而所謂經濟結構調整其實就是資本在產業間的合理流動,從而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產業升級。
(4)促進生產技術的積極發展,促進社會就業。上一點提到金融規劃對產業升級的影響,那麼隨著產業升級,生產技術手段也會隨之提高,金融規劃不隻是對市場經濟中資本的規劃,更是對資本與技術結合的規劃。但同時,新技術的發展也會帶來風險的產生,而金融規劃會通過合理的產業分配來分散風險,從而降低經濟風險。此外,技術的革新產業的升級也會提供一部分新的崗位,以此來拉動就業,吸引更多的人才為市場經濟的發展做貢獻。
(5)降低通貨膨脹的熱度。所謂通貨膨脹是指物價在一段時間內持續上漲,過度的通貨膨脹會導致一些固定的生產資料價格飛漲,企業承受不起,生產積極性消退,對國民經濟有很惡劣的影響。從前文可以了解,金融規劃通過貨幣政策來降低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貨幣數量強行降低物價。另外提高銀行的利率,促進大家儲蓄的積極性,減少購買行為,減少貨幣的流通,從而降低通貨膨脹的熱度。以此來穩定市場物價,不會讓消費者對市場經濟失去信心。
三、小結
我國現階段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種市場經濟與西方不同之處在於我們有政府“看得見的手”做輔助作用。同時,政府宏觀調控與金融規劃結合一起來協助市場經濟,會幫助市場經濟走在正確的發展道路上,即使稍有偏差,也不會偏差太多。合理的金融規劃包含了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各種分析、對過去經濟形式的規律研究以及對未來經濟發展趨勢的預測探究。從各個方麵有效製約市場經濟的不良肆意成長,這對我國經濟健康發展、市場經濟的穩定都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石立瀛.開發性金融規劃先行發展戰略研究[D].東北師範大學,2013.
[2]高連和.論和諧發展中的金融生態、科學金融與循環金融[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
[3]高連和.循環金融:一種新的金融增長方式[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8,.
[4]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業發展和改革“十二五”規劃[N]. 金融時報,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