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站等
文史快車
作者:姚勝祥
民國時期的童子軍
童子軍是一個國際範圍的青少年組織,在民國元年時開始進入中國。1915年,在上海舉行第四屆遠東運動會,童子軍進行了會操表演,並參與維持會場秩序等服務工作,引起當時參加運動會的各省教育界人士的注意,童子軍的影響逐漸擴大,開始向全國發展。
中國童子軍的宗旨被定為“以發展兒童作事能力,養成良好習慣,使其人格高尚,常識豐富,體魄健全,成為智仁勇兼備之青年,以建設三民主義之國家,而臻世界於大同”。平時他們做一些社會服務工作,清潔街道、扶老攜幼,為一些大的社會活動服務、維持秩序;尤為突出的是,他們還是社會運動、國家號召的積極行動者。1934年,全國許多地方發生災害,童子軍發起捐助運動,以救助災民,其中,上海童子軍沿街募捐總數達16000多元;1936年,廣東舉行各界民眾抗日救國示威巡行,廣東童子軍整理委員會派出6000多名童子軍,到指定地段服務……抗日戰爭中,經過訓練的童子軍,在前線救護傷病、慰問將士、探察敵情、修築工事,甚至直接參與戰鬥,在後方收容遣送難民、代收慰勞品、維持秩序等,為抗日戰爭作出了貢獻。赤子之情,可歌可泣。
“元芳”是誰
“元芳,你怎麼看呢?”這句話一夜之間就在各種媒體上火爆起來了,即網絡上所謂的“元芳體”。那麼“元芳”究竟是誰?
“元芳”,全名“李元芳”,是電視劇《神探狄仁傑》中的一個主要角色,在劇中是狄仁傑的保鏢,也是其最得力助手。他的身份是狄仁傑的衛隊長,武藝過人,性情忠烈,更難得的是思維縝密而細膩,邏輯思維能力超群。在《神探狄仁傑》劇中,狄仁傑碰到案件時,總喜歡問一下副手李元芳:“元芳,此事你怎麼看?”此話簡直成了狄大人的口頭禪,而李元芳的回答也挺固定化:“大人,我覺得此事有蹊蹺。”“此事背後一定有一個天大的秘密”。2012年10月,這一慣有的句式被網友惡搞,並迅速擴散形成了“元芳體”。查遍《新唐書·狄仁傑傳》是沒有李元芳這個人的,李元芳不過是編劇杜撰的一個人物而已。
祖宗十八代怎麼稱呼
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員。
上按次序稱謂:生己者為父母,父之父為祖,祖父之父為曾祖,曾祖之父為高祖,高祖之父為天祖,天祖之父為烈祖,烈祖之父為太祖,太祖之父為遠祖,遠祖之父為鼻祖。即:父、祖、曾、高、天、烈、太、遠、鼻。書中說:因人懷胎,鼻先受形,故鼻祖為始祖。
下按次序稱謂:父之子為子,子之子為孫,孫之子為曾孫,曾孫之子為玄孫,玄孫之子為來孫,來孫之子為晜(讀kūn)孫,晜孫之子為仍孫,仍孫之子為雲孫,雲孫之子為耳孫。即:子、孫、曾、玄、來、晜、仍、雲、耳。書中說:耳孫者,謂祖甚遠,僅耳聞之也。
“洞房”與新婚無關
“洞房”在唐代以前並不是指新婚夫婦的臥房,它是指宮廷中豪華而又幽深的居室。《楚辭·招魂》:“姱容修態,絙洞房些。”司馬相如《長門賦》:“懸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於洞房。”北周時庾信的《三和詠舞》中雖然讓“洞房”與“花燭”攜手了,“洞房花燭明,燕餘雙舞輕”。但這裏的“洞房”依然不是描寫新婚之夜的。
由於唐代的文人騷客多用“洞房”一詞來指代男歡女愛的場所,時間久了,人們便把“洞房”一詞專門指代新婚用的臥房了。
劉禹錫《苦雨行》:“洞房有明燭,無乃酣且歌。”顧況《宜城放琴客歌》:“新妍籠裙雲母光,朱弦綠水喧洞房。”《古今小說·金玉奴棒打薄情郎》:“雙雙拜了天地,又拜了丈人、丈母,然後交拜禮畢,送歸洞房做花燭筵席。”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二幕:“二十年以前,男女總要在入洞房以後,才說到愛情。”還有宋人洪邁在《容齋隨筆》:“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等等,這裏的“洞房”都是新婚夫婦的新房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