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他主動承認錯誤
當孩子拒不承認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時,父母應設法弄清楚原因。如果孩子懼怕懲罰,父母務必幫助孩子打消這個顧慮,向他傳遞兩個信息:一是最好講真話,撒謊危害無窮;二是這一次他不會受到任何懲罰,因為每個人都會有失誤的時候,但即使做錯了事還是要誠實。此外,父母還應告訴他,爸爸媽媽喜歡誠實的孩子,雖然爸爸媽媽不希望他做錯事,但更不希望他撒謊。
父母應以理服人
孩子做錯了事,在進行教育時,做父母的必須要“曉之以理”,使孩子明白所做的事情為什麼不對,並且讓孩子明白承認了錯誤,就是一個好孩子。
想一下,如果當孩子說了實話,父親知道是孩子做了錯事,反而大發雷霆,把孩子痛打一頓,那孩子以後還敢說實話嗎?父母教育的宗旨是讓孩子感到對父母講真話並不可怕,完全可以得到父母的諒解,而不必說謊。
父母的批評不應重複
孩子做錯了事,應當避免重複地教育。如父親說過了,母親又接著說;今天說過了,明天又接著說,這樣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對心理比較敏感的孩子,更應當特別注意。
父母應注意家醜不外揚
孩子做錯了事,能在家裏進行教育的,不必拿到外麵去。有的父母常嚇唬孩子說:“明天我到學校去告訴你的老師。”這樣使孩子產生恐懼或不信任感,其結果達不到教育的目的。
父母的教育要掌握分寸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不斷犯錯的過程,父母要培養孩子自我反省的習慣,讓他認識自己的錯誤,比父母或他人指出其錯誤再改正效果更好。孩子犯了錯誤,父母如果批評過於嚴厲,會挫傷其自尊心,甚至引起反抗;而如果批評不力,平平淡淡又不能震撼其心靈,他就會覺得無所謂。因此,父母必須從愛護孩子出發,一語道破地而又中肯地指出其錯誤所在、錯誤性質和危害,徹底揭穿其借口抵賴的心理,並幫助他找出今後改正的辦法。這樣做,有利於孩子承認錯誤,並改正錯誤。
總之,知錯能改的孩子是好孩子,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意識到這一點,並掌握好教育的尺寸,這樣才能讓孩子養成勇於承認錯誤,改正錯誤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