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附錄(4)(2 / 2)

小說《米脂的婆姨綏德漢》在關注農村青年進城命運的同時,將藝術筆觸伸向了更為深廣的社會肌理,剖析和暴露社會變革中的陰暗麵。作者深受陝西老一輩作家們積極參與社會變革的文學主張的影響,在小說中沒有回避尖銳的社會問題,力求以文學的形式暴露這些問題,探索這些現象產生的根源。小說為我們呈現出一幅由複雜的政治、經濟和欲望等利益關係所組成的龐大結構體,上至市委書記江維漢、秦衛民,再到喬國寶、呂浩,下至普通職工胖大虎、李半仙等都錯綜複雜地鑲嵌在這一結構中,全方位地呈現出當今社會的政治全景。其中,小說以江維漢和呂浩兩個人物形象深刻反思了日新月異的當代生活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和弊病,尤其是政治生活。江維漢和呂浩盡管權勢大小不一樣,但是在自己的職權範圍內無疑都自認為是“土皇帝”。江維漢“在榆河這個城市,沒有我姓江的辦不了的事情。換句話,在這一片藍天白雲的下麵,一切的一切都由我說了算”。正因為如此,他能利用自己的職權隨意地給親戚朋友找工作辦事情,大搞不正之風,才敢理直氣壯地霸占王月紅,才敢在歌舞廳破口大罵胖大虎。對他來說,他是這一區域的“皇帝”,有權力發揮自己的權勢,有權力要求所轄民眾成為自己的順民。呂浩同樣如此,在城管市容監察所裏他不但有自己的“皇宮”,還有“東宮”、“西宮”、“宮女”、“太監”,而且經常利用職權便利到外麵尋花問柳,儼然一副“皇帝”派頭。作者通過這兩個人物,一方麵旨在發現社會變革中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麵也探索了傳統文化中的腐朽質素為何仍能在當下這個和諧社會肆無忌憚。

《米脂的婆姨綏德漢》無論從題目還是語言風格,都較好地挖掘了陝北民間地域文化資源。小說化用了陝北廣為流傳的“米脂婆姨綏德漢”的故事原型,用以演繹陝北大地上現代青年男女在當代經濟變革浪潮中的命運沉浮和感情糾葛。盡管化用得稍嫌簡單,但是有利於凸顯濃鬱的地域特色,也有利於抓住讀者的閱讀興趣。小說同時運用了大量的陝北方言和陝北俗語。阿英在《晚清小說史》中說:“方言的運用,更足以增加人物的生動性,而性格由於語言的關係,也更突出。”《米脂的婆姨綏德漢》中方言的運用不但傳神地刻畫出一些人物的性格特征,而且對人物性格的凸顯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使作品充滿著濃鬱的生活色彩和黃土氣息。略有遺憾的是,作者在作品中對陝北方言可能過於追求原生態的呈現,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小說的全國推廣和讀者的接受。

《米脂的婆姨綏德漢》作為霍林楠的第一部長篇,盡管還存在著一些瑕疵,但是在思想藝術境界、美學追求、語言風格、結構布局等方麵還是頗值得借鑒和品讀的。在這片廣袤而富含文學追求的黃土地上,我們有理由相信,正值中年的作者必定能在未來的創作道路上有更為優秀的作品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