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氣功的發展曆程(1 / 2)

第一章氣功的發展曆程

氣功、導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一代又一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導引之術,類似於古印度一帶流傳的瑜伽功,通過一些特殊的體形變化,使你氣血調和,脈絡通暢。氣功則是溶道家的天人合一理論、佛家的禪話、儒家的理學、武術家的武術內力、古醫家的氣脈考據於一爐。逐漸成為釋(即佛家)、道(即道士,煉丹的方士)、儒、醫、武五大流派,一些民間流傳的氣功,雖無明顯歸屬,但實際上也在這五家範圍以內。後來,一些人在修煉時能夠積極主動地研究,大膽改進,使方法趨向於簡易,然功效益佳。如南懷瑾先生的靜坐修道法和郭林的新氣功、智能功、蓮花功、香功、法輪功能,這些功法逐漸為人民群眾所喜愛,但廣大青少年卻無從選擇,如同走上一個珍寶島,遍地珍奇異寶,不知哪塊最好。其實,每個人的資質不同,決定了這個人的發展方向,每個人性格脾氣,也決定了此人必須有一個合適恰當的修煉途徑,一種適合於個人的功法,惟如此方能事半功倍。因此,有必要把氣功發展的來龍去脈搞清楚。

第一節 原始狩獵慶典與導引

上古時代,沒有語言文字,更不用說紙和筆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勞動人民創造出了甲骨文,這也許是漢字的始祖。因此,要探究源頭,必須從這些文字,從古墓中的導引圖形入手。

從現有的資料看,導引源於原始人狩獵以及祭禮後的慶典,我們可以想象得到:一群人打獵歸來,帶著疲憊和滿身的創傷,坐在熊熊的烈火旁邊,身上又酸又疼,極不舒服。無意間調整了一下姿態,感覺好多了。吃過香噴噴的烤肉之後,這些尚未完全脫離猿猴之氣的上古人類又恢複了它樂觀通達的本性,興高采烈地做著各種活動……

這些活動對最早的人類來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然而我們的祖先卻以非凡的智慧,認識到一些不同的形態能緩解特定的痛苦,經勞動人民的不斷完善,形成了神奇的導引術。

大家都知道迪斯科和搖滾樂吧?這兩個現代文明的產物出身都比較卑微。認真說來,它們源於非洲原始部落和古老的印第安人的慶典活動。現代文明的衝擊,使它們脫胎換骨,在聲、光、電子音樂的配合下,為人民群眾所樂於接受。其實,這也算是導引的後代之一,隻不過鍍了現代生活的金外衣,逐漸變得麵目全非,即令如此,對很多人已是大的助力了。何況我們正宗的導引術呢?融動態靜態於一體,更能使人受益無窮。

第二節 從導引到氣功

導引的形式,顯得平淡自然。但從導引到氣功,又經過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最早的氣功學著作是《周易參同契》。這一部書是氣功的始祖,它的一個主要思想是天人合一。什麼叫天人合一呢?簡單地說:頭在上,象征著天氣;足在下,象征著地氣。人的經脈,像奔騰的江河。人的骨節,象征著起伏的山崗。人出汗流淚,好比天上下雨。人暴跳如雷,好比是天上的霹靂閃電。呼吸如風,思維無常……

總之,這部書旨在用人體解釋大自然,又用大自然解釋人體,通過自然界氣流水行之變化,提出人體的相應變化。用今天的眼光看,這種觀念很可笑,簡直是對文明的侮慢。但這種思想指導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也有它存在的實際意義,切不可覺得它唯心,形而上學就摒棄它。應當客觀地看待它。

第三節 百花齊放說流派

氣功發展到今天,可以說是大行於世。從古到今,從來都沒有這麼多人對氣功如此愛好和迷戀。清晨走上街頭,大樹下,綠草旁,到處都可以發現專心練功的人們。各種癌症的防治是人們麵臨的一大難題,氣功在這一難題前麵總讓人歡欣不已。各種氣功研究所,都應運而生,一時間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各門各派都有自己的絕活兒,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有動功、靜功、初級、高級等等。實際上,從氣功的源頭看,僅有五大流派,到了現代社會人們所從事的職業有了變化,不太講究源頭。再加上一些新功法的問世,使得流派的概念逐漸不清,但實際上仔細地觀察,還是可以看出其來曆的。本書旨在教大家修煉氣功,故僅對每種門派做一個簡介,從而方便選擇適當的功法。這五大門派就是釋、儒、醫、道、武。在以後的章節裏,朋友們將會逐步了解它們的特點、內容、方法等。本節不做多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