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職場更年期:還能拿什麼去競爭?(2 / 2)

減少對工作待遇的期望值

35歲的女性除了事業上的壓力,還會有來自家庭方麵的壓力,如果能夠自己明白自己從精力方麵已經遠不及年輕人了,那麼,我們是不是應該降低對工作的期望值呢?比如說與公司新來的一個25歲的碩士生同事相比,我們為什麼一定要求自己的薪水待遇比人家高呢?這是一個待遇期望值的問題。很多35歲的職場人都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不能權衡自己的分量,一味地要求自己各方麵的待遇要比後來者高,否則就覺得是一件很沒麵子的事。

其實,這是一種十分不正確的、甚至是危險的想法。古語雲“量力而行”,而且現代社會的酬勞分配規則一向追求“對號入座”,如果35歲的職場人把自己的待遇一概定位在25歲,那麼將勢必得不到職場規則的認可,最後受傷害的還將是自己。

保持上乘的體力和精力

毋庸置疑的是,人一旦步入35歲這個年齡的門檻後,自己的工作熱情會有所消退,而且更重要的是身體健康狀況也會明顯地出現問題,自己在工作的同時也會清楚地感到力不從心。在國外,一些高級白領都十分注重自己的健康狀況,他們有自己的私人健康顧問,針對他們的工作特性和身體特征,給出針對性很強的營養建議和健身規劃。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想要在工作中表現得更好,就必須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和旺盛的精力。所以35歲的職場“女性”想要保持上乘的工作熱情和體力精力,就必須從現在開始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本著為自己負責的態度,加強體育鍛煉,製定相關的健身計劃。隻有這樣她們才能有與年輕人“一比高低”的本錢。

除去“倚老賣老”的心態

很多的35歲職場人都算得上是公司的元老級人物了,正是由於早期他們辛辛苦苦的奮鬥打拚,才有了公司現在的成就和輝煌。所以有許多的職場人都有一種強烈的優越感,認為自己在公司的作用至關重要,理應得到公司特殊的優待和特別的尊重,尤其是那些剛來的新同事更應該對自己禮讓三分。

這是一種非常典型的“倚老賣老”的心態,在職場中這其實是行不通的,你如果每天都抱著“我是元老我怕誰”的思想來與同事相處,時間長了難免會讓人生厭,給他們留下盛氣淩人的不良印象。這對於自己正處於35歲的職場危機期來說是十分不利的,所以要徹底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