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加強少數民族地區醫學研究生思想教育,努力培育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2)(2 / 2)

學校每年都要開展研究生新生入學教育,內容包括校史教育、研究生培養的各個培養環節及要求、研究生教育與管理的規章製度、如何在科研課題申報、撰寫科研論文中培養和樹立科學的思維方法等教育。同時,每年組織大規模的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增強了畢業生的榮譽感和責任感。

在學風及學術道德建設方麵,先後製定實行了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末位二次開題製度)、中期考核、預答辯、獎助學金等49項規章製度,並對其進行全麵梳理、修訂。形成了覆蓋招生、培養、學位、管理等研究生教育方方麵麵、各個環節的管理製度體係,使學校研究生教育培養各項工作基本納入科學化、規範化管理軌道。同時,堅持學位論文相似度檢測製度,對研究生學位論文進行了學術不端行為監測,有效的杜絕了學風不端現象。

(六)注重培養少數民族骨幹,促進民族團結進步

特別重視民族團結,重視培養少數民族同誌,每年堅持選派業務骨幹外出開會、學習,提高其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在招生中,落實少數民族地區考生優惠政策,少數民族學生比例達到12%;對少數民族貧困生給予優先資助,特別是對南部山區農村貧困學生給予特困補貼(達到50%);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學校各民族師生和睦相處,相互尊重,形成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係。把為少數民族聚集地送醫、送藥、送健康列入社會實踐計劃,落實到每年的“三下鄉”活動中,先後到隆德、六盤山、西吉、紅寺堡等地,開展送醫送藥義診服務,致力於緩解農民看病難的問題,受到了當地少數民族群眾的歡迎稱讚。

(七)發揮導師育人功能,促進研究生創新能力

學校有一支勇於創新、學養深厚的研究生導師隊伍。他們從整體上也成為研究生黨建、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積極投身於研究生學術道德建設和誠信教育,發揮了難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導師注重身教重於言傳,以自己的行動來給研究生們做出榜樣。在一批優秀導師的影響下,許多研究生也以實驗室為家,努力做好自身的工作,在各自的研究方麵,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八)關注研究生心理健康,促進研究生心理發展

學校在關注本科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同時也高度重視研究生心理健康問題。學校始終堅持對新入學的研究生進行心理測試,截至目前,已有1000餘人次的研究生參與了心理測試,內容包涵旨在了解自己心理特點人格特征測試、健康狀況自評量表測試、職業傾向測試等。學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已逐步得到掌握,有針對性的教育引導工作也已卓有成效地開展。

經過各級努力,研究生團體榮獲校園文化活動獎勵17項;湧現出14個“優秀黨支部”“先進班集體”“五四紅旗團支部”;有75人分別榮獲“自治區級教學名師”“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教師”“優秀畢業生”“三好學生”等榮譽,推動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就和學校研究生教育的大發展。

總之,對於新形勢下少數民族地區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們認為,在宏觀管理方麵,我們必須緊跟民族團結大好形勢,抓好研究生的黨建思政工作,這是我們對研究生進行思想素質、政治素質培養最重要的途徑。同時,我們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針對當前研究生的不同個性特點,把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到實際的工作當中。隻有這樣,才能保質保量地做好我們的研究生培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