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雯雯停下腳步,看著眼前的景色,理智告訴她這隻有在最古老的古鎮才能看的景色根本不可能處在這片隻有高樓和大廈的都市之中。但習慣已經替她默默地邁出了步子。
高大的石頭圍牆立於兩側,凹凸不平,有些甚至已經脫落了,留下一個光禿禿的窟窿眼。一個又一個的青石板有序的鋪在地上,上了年紀的青色與牆根處那層厚厚的綠色苔蘚顏色上相互映襯,讓人的心境莫名的沉了下來。
的確,這裏是聽不到聲音的,就連空氣的流動都是緩慢的,無聲的,像是個老人。也正像是為了符合老人的性格,巷道很窄,兩人過就有點擠了。好在雯雯也就一個人,並不存在擠的問題,就這樣深幽的老巷迎來了它的第一個聲音,腳踩在青石板的踏踏聲,很有規律,一個接著一個,在巷子裏蕩呀蕩,即使相互碰到了,也是交錯開來,發出沉悶的聲響。
然後反複,反複。越到後來,聲音就越沉悶,最後,嗡的一聲,就像那極深海底的水流那樣,沉了下去。一切回到了原點,又有點過分幽靜了。好在這份瘮人的體驗很快就到達了終點,不知道什麼時候,詩雯雯已經走到了老巷的盡頭。這也是她所要去的地方,一個鑲嵌在青灰色石頭裏的古老房子。
正對著的是老式的大紅色實木大門,有些年頭了,滿是時間的疤痕,隻是上麵的顏色倒還是那麼鮮豔,如血一般。大門的兩邊是兩個小巧的石獅子,30厘米高,因為下麵有一個石台拖著,才算看的舒服,不用低頭,才不至於顯得太過滑稽。
如果說僅僅是這樣,這也就是個普通老式小店的模樣,在任何上了年頭的古鎮你都能望到。隻是這店的主人卻偏偏要搞個什麼現代與古代藝術的交融,於是乎將一般門頭上木製的牌匾換成的現代的,帶燈光的那種。一個個小型的燈泡有序的排列在一起,由一圈稍大一點的燈泡環繞著,跟以前的發廊有些相似。在實現設定的程序下,不停地變換著圖案,讓人有一種光影交織的錯覺。
隻是在這深幽的老巷裏,少量的光都被大量的黑暗所包裹著,透出來的也都是些包含著深色黑暗的光亮,有點詭異,讓人脊背發涼。
吱呀一聲,詩雯雯輕輕推開了紅色的大門。就像是一個垂暮的老人被人從睡夢中叫醒。好在這位老人對於她突然到訪並不生氣,又或者說她已經是老朋友了。
輕車熟路地,一個側身雯雯的身影便鑽進了這家店裏。於是這老巷裏便沒有了她的身影,當然也就沒有其他人了。隻是那電子的牌匾還在閃著光,映在青灰色的牆上顯出一排看上去仿佛已經腐朽的字體,惡魔的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