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向上吧青春,給我成長UP力!(1 / 3)

向上吧青春,給我成長UP力!

企劃

她們的成長UP力!Vivienne 25歲服裝設計師

我從小就把Vivienne Westwood當作偶像,崇拜她到連英文名字都取了一樣的,什麼“朋克教母”“鬼才設計”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我之所以崇拜她,是因為她30歲之前的人生墨守成規地做著一名教師,按部就班地結婚生子,平凡生活,卻在30歲之後脫去淑女的長袍成為一個犀利、大膽、前衛的獨立設計師,這種人生的巨大反差讓我非常著迷。在她身上我看到了一個女人無限的可能性,也激勵著我有朝一日能成為另一個她或至少接近她的模樣。

趙婧 24 歲市場營銷

最近看了一本名字很長的書:《那些曾讓你哭過的事,總有一天會笑著說出來》。很喜歡序言裏的那句話:“世界上沒有過不去的事情,隻有過不了的心情。所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你看到的是天堂還是地獄,憑的,全是一個‘念’字。而‘念’字拆開了,不過是今時當下的一顆心。”書的文風冷淡、清醒、犀利,卻並不刻薄,就像你想不開的時候,你最好的閨蜜會毫不留情地抽醒你而不是一味地安慰你,作者在書裏穿插了很多小故事,每個故事裏,都似乎能看到一點自己的影子,可能是現在心靈雞湯泛濫的緣故,反而在略顯毒舌的敘述裏更能獲得滿滿的UP力。

張莉 27歲自由職業者

小時候,我是個性格生僻又自卑膽小的小孩兒,不肯與陌生人過多接觸,隻喜歡關在家裏看書。初中的時候在堂姐家的書架上找到一本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被書裏有趣生動的沙漠生活以及作者的灑脫、智慧深深吸引,夢想著也能和她一樣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但是大學畢業以後,不敢忤逆家人,還是找了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可骨子裏的“三毛情結”卻一直蠢蠢欲動。最終我還是辭掉了工作,開始了一場天南地北的旅行,並在旅行結束後開了一家小店賣自己喜歡的東西,交誌同道合的朋友,隻要願意隨時能夠出發旅行。不知不覺中朋友遍地,心境開闊,思想更積極樂觀,待人也寬容和善了很多,感覺終於遇見了想要的那個自己。

大晨 26歲外企職員

我因為年輕所以無懼,不知天高地厚,自我感覺良好。直到遇見了一個人,那個在我生命裏給我上了一課,然後又從我生命中消失的人。他就像一麵鏡子,讓我照出了自己的淺薄和自以為是,讓我從來沒有這麼希望過自己不是現在的自己,回想起在他麵前的自己總是醜態百出、缺乏自信的樣子就覺得好笑。想想一個人能夠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後去努力提高自己,其實都是為了自己能過更好的人生,而那個人那件事隻不過是個契機,這個契機來得越早越好,當然隻要它會來,不管早晚,我們都要感恩。

袁一鎔生活給予我無盡的UP力

2005年,袁一鎔以優等畢業生的身份從西北政法大學法律英語專業畢業,因為在外麵身兼數職,曠課較多,交畢業論文時居然淪落到被老師懷疑是代筆的地步。“驗明正身”後,她的畢業論文拿到了“優秀”。在象牙塔的這四年,她端過盤子發過傳單,也有過走在路上被人拉去簽約模特公司的經曆。在全省大學生彩棉內衣代言人競賽上獲獎後,她受邀參加了某項知名賽事。但因為要交8000塊包進決賽費,她退賽了。她說:一直以來,我都隻想靠自己努力。

那時候新東方剛在西安授課,她一時興起,報名去聽了考研英語輔導班的課。回想起輔導同學通過四六級考試的事情,她覺得自己也能站在新東方的講台上。“我也能講,應該能講得不錯。”大學畢業後,她就真的成了新東方一名兼職英語老師。新東方課堂的開放性和多元性正好與她的氣質相近,也讓她受到了極大的鼓舞:因為幽默親切的課堂氛圍,她得到了學生們的認可,成為了唯一一個本科學曆卻得分最高的老師。

為人師後,她常覺得自己的所學還不夠豐盛,於是在兼職賺夠了去英國讀研的學費後,她申請了當時全英英語教學排名第一的布裏斯托大學,繼續深造。“這筆當年英鎊彙率最高時期的學費,對我來說,確實不是小數目。”她說。順利到達英國後,為了維持學業和日常生活,她不得不再次變身打工狂人。餐館服務生、中文課教員、圖書管理員,她甚至和布裏斯托大學的學生老師一起,成立了第二外語教學聯盟,編寫完成了一套漢語教材,給眾多英國學子和企業家進行漢語培訓。

“打工是我了解英國的方式,同時又能給自己賺路費,所以很有動力。”給英國華裔教中文時,她了解到他們在英國麵臨的文化衝突和語言尷尬;給企業經理培訓時,她又掌握了英國對華的政策導向。“經曆本身就是一種學習”。而這之後,她又用自己打工賺到的錢,完成了環遊歐洲的夙願。

憑借全A的成績,她再次以優秀畢業生的身份從布裏斯托躍到了劍橋大學。可由於過度勞累,第一年學期末她突然犯了非常嚴重的頸椎病,頸椎變形壓迫血管,甚至會引起短暫暈厥。不能走路隻能平躺休息,因為生活不能自理而放棄學業?她無法接受,咬著牙和命運展開了抗衡。“不能坐著看書,那我就躺著看,舉書本的胳膊酸了,就休息會兒接著來。”最終,她依靠這種堅持完成學期論文,且論文作為優秀論文被收錄到劍橋大學教育學院圖書館,“當敲下最後一行字的時候,我知道這將會是我人生中難忘的一段”。

正巧此時,英國教育集團中國大區校長助理一職向她發出邀請,熱愛教育事業的她毅然擱置博士研究,回到祖國。工作半年後,她創業了。“教育的重要性對於一個國家的長久發展和人才培養毋庸置疑。雖然越來越多的孩子選擇出國深造,但出國留學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員素質良莠不齊,會大大耗損我們的教育投入。”從高知、專業出發,她集結了同道中人,創辦了西北首家100%由海歸精英和專業人才組成的留學谘詢和教育培訓機構。而憑借這一腔投身教育的熱血,她最終將陝西教育領軍人物的獎杯收入囊中。

Q&;A

CUTE:為什麼有勇氣去嚐試這一切?怎樣的信念,是你的UP力?

袁一鎔:可能是因為我從小就喜歡看書的緣故吧,像文學經典、童話科幻等等。人的一生是很有限的,既然我們改變不了它的長度,為什麼不試圖增加它的寬度呢?所以我隻是簡單地想,看看我還能做些什麼,嚐試些什麼,讓自己的人生更豐富一些。

CUTE:成長的過程中,你遇到的最大困惑是什麼?又是如何解決的?

袁一鎔:進入一個新環境,我都會有彷徨,因為我渴望的是優秀的環境,所以當理想跟現實不符合的時候,就會困惑。這個時候我會讓自己冷靜下來,分析自己麵臨的問題,找出具體困擾我的矛盾,盡量去解決。然後靜下心來,默默努力改變。

CUTE:在創業過程中,你都遇到過哪些困難,如何獲得那份UP力?

袁一鎔:困難是伴隨我一直成長的主題,每個時期都有每個時期不同的困難。我的創業是完全從草根開始的,初創公司的時候,每個桌椅板凳都是我跟著搬運工一起運送的;早期為了節省成本,我一個人兼了谘詢、老師還有教務數職。當時覺得確實非常辛苦,而且你不知道結果如何,你的理念會不會不夠商業,公司能不能存活。不過事實證明,當初的判斷是對的。遇到很多困難,盡力為之,但求不悔。

CUTE:讓你擁有UP力的電影或書籍是什麼?

袁一鎔:《阿甘正傳》《當幸福來敲門》還有泰戈爾的《飛鳥集》,一直以來都是我會反複看的。因為生活本身還是美的,人生需要一些堅持和希望,兩部電影都是在傳遞這個信念,而泰戈爾有一句話:“Man is a born child, his power is the power of growth.”(人是一個初生的孩子,他的力量就是生長的力量。)這也是我的人生信條,是我的成長UP力。

袁一鎔教你如何擁有成長UP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