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新資源(1 / 3)

新經濟·新資源

企業的經營需要資源,而在工業經濟時代,企業的資源一般都是物質形態的資源,如礦物資源,土地資源等等。而在新經濟時代,雖然物質資源仍在發揮著作用,但更重要的資源已經是人力資源。

新經濟時代企業的發展以其無可辯駁的事實證明:隻有重視人力資源的作用並做到合理的開發和使用人力資源才能使企業持續地向前發展。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企業家們意識到未來的企業競爭將集中表現為人才的競爭,而人力資源也將成為構築企業運轉的關鍵因素,並成為第一資源。

人力資源成為新經濟時代企業的第一資源

經濟全球化的潮流和新經濟的興起,引發了企業間爭奪本世紀發展製高點的競爭。初現端倪的新經濟與傳統工業經濟的重大差異,不但表現在生產規律和財富增長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表現在世界範圍內的權力和財富正在重新分配,更表現在新經濟促使人重返生產活動的中心。在人和物這兩個因素的力量對比中,人力資源重新占據優勢成為主導力量。人力資本支配物質已經成為新時代企業的主要特性。人力資源在企業的經濟增長中的決定作用表現得越來越強烈。

所謂人力資源,是包含在人體內的一種生產能力,它是表現在勞動者身上的,以勞動者的數量和質量表示的資源。它是最活躍、最積極、最主動的生產要素,是積累和創造物質資本,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推動和促進企業發展的主要力量。

我們所麵對的21世紀,在向企業展示出迷人前景的同時,又向企業提出了非常嚴峻的挑戰。未來學家們一再預言:21世紀是一個高度合作又高度競爭的新經濟時代。未來的企業競爭主要是科學的競爭,而科技的根本是人才,所以,誰能擁有高度競爭能力的大批人才,誰就能掌握企業在未來國際競爭發展中的主動權。

1新經濟時代企業所需要的人才類型

企業人才就是企業內有才幹的人,在知識、能力、意誌方麵有超常水平的人。企業人才是一個比較廣泛的概念,不僅具有廣博、高深知識的學者是人才;在記憶、分析綜合、知覺判斷等智能方麵表現突出,善於解決複雜技術問題、能夠創新的是人才;在處理人際關係、組織領導能力較強的是人才;而且在操作、表達、社交方麵有特殊能力的也是人才。

現代企業需要以下幾種類型的人才。

(1)創造型人才

創造性是人才最本質的特征,創造是一種能力,是為了實現一定的目標,重新加工、組合原有的經驗,提出新設想、發現新方法、創造新結果的能力。

創造性的核心是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就是在創造過程中提出創新思想的思維活動方式和形式,它在創造力結構和創造過程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2)外向型和國際通用型人才

所謂外向型人才,就是適應外向型經濟發展的、具有開拓性的、懂技術、懂經營管理、懂外語、善於同外商打交道的人才。所謂國際通用型人才,首先應具有全球意識和國際競爭意識。全球意識,就是要具有超國界的意識,善於立足於本土,放眼世界去觀察、思考和處理問題。國際競爭意識,就是既要有勇氣和膽量參與國際科技競爭、經濟競爭,又要善於競爭;其次,應有專業的國際化知識、文化修養及掌握與業務活動有關的國際化知識、文化修養及掌握與業務活動有關的國際慣例、法則、禮節等;此外,還應具備涉外的語言能力和方法、手段。如應懂英語、會使用計算機、能迅速地獲取、加工、處理和運用各種信息。在經濟開發區這種外向型和國際通用型人才的需求將尤為強烈。

(3)應用型人才

應用型人才素質的要求,不僅應具有紮實的基礎理論知識,而且應具有基本技能,在經濟建設中能決策,懂管理,會操作,如工程型、技術型、技能三類人才。如果沒有適應能力和缺乏應變能力,理論脫離實際,這樣的人不僅很難成為現代企業所需要的人才,甚至還會在激烈競爭中被淘汰。

(4)複合型人才

複合型人才,就是擁有多種專業技術知識的人才,這種人才某種意義上可稱為“通”、“博”人才。所謂適應性,應具有指導自己終身學習的能力,能適應21世紀錯綜的市場需求,具有自我判斷能力,生活適應能力和其他應變能力。但是,有人對人才應具備複合型智能提出了質疑,認為一個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對人才的需求不能麵麵俱到,因此與提倡具有廣博的知識相比較,更應提倡陳景潤式的高、精、尖人才。也有人認為,對人才素質的複合型要求,不能一概而論,應因人才層次和類型而異。但大多數專家認為,從整體而言,人才應有一定寬度和厚度的知識素質,應有通曉有關學科領域的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