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冰涼的後背(2 / 2)

“不要太為這種擔心,到時如果有心人問起找個說法過去再說。我們現在的力量還太弱,能隱藏的就隱藏下來,按照我們當時議定的,過了這一仗,打完再說。”

“謝謝師傅。”

“這件事就先放下來,這次我們策劃的荊襄戰役既然這下來了,我們商量一下怎麼展開。他們這幫人現在在這兒也不是壞事,至少我們所的一切都是為著我們大宋考慮的。我們所做的,官家也沒有出過一個銅板,我們對處起他們了。”

“嗯,師傅,王維那邊消息傳過來了,他們願意與我們一起起事,除了王維外,還有藍田關的文子安將軍也原跟隨起事。”

“藍田關,的文子安起事是好事,但藍田關不要守,一旦占有藍田關,金軍這京兆城就會感到如芒在背,寢石不安,他們會常年累月地跟我們打下去,我們沒有那麼多的精力與他們耗,隻要我們退到武關,金國有藍田關這一屏障如非必要就不會常年來攻打,所以人不能貪心,除百你有進一步的動作。我們雖然什麼都缺,但最缺的是時間,發展壯大的時間。”

王彥的話讓高寵想起中東戰爭,以色列為什麼一直要打下去,就是以色列沒有安全感,後來在美國的斡旋下,通過以土地換和平的談判,雙方結束了戰爭。說到底就是埃及讓出一塊土地為非軍事區,使兩國有一個緩衝地帶,能夠對戰爭的發生有著預警的作用,而埃及以此拿回了全部被以色列的土地。

王彥的這個想法與高寵高度的一致。這個從這件事上,高寵更進一步確認王彥的戰略眼光和大氣,不拘尼於局部的得失,這個師傅拜得不虧。

這一晚師徒兩個商量得很晚。經過一晚的商量,高寵的整個軍事行動計劃就定下了,隻需要讓參謀部做好計劃的細節即可。

第二天,一大早,戴彬、田思中、張公公等到了均州衙門,向王彥、高寵宣讀了聖旨,王彥正式任命為禦前馬軍左軍都統金、房、均三州宣撫使,高寵為禦前馬軍左軍副都統親衛大夫金、房、均三州防禦使,當然這個防禦使是個虛職,加上親衛大夫隻是說明還不是象嶽飛一樣的落階官。

另外聖旨還有指示戴極為這禦前馬軍械軍的監軍,田思中為高寵這去部隊的錄事參軍,負責提供軍事建議和與禦前馬軍的聯絡協調。

這個都承旨本來就是個大官,在之裏長期住下來,其實就是趙構想自己親自將這去力量抓到手中。張俊雖然有些委婉但他們個個的意圖不嚴而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