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好高寵的編製官職,荊襄戰爭的一切也就安排妥當,王彥高寵的兵馬也有了一個正式的編製,親衛大夫殿前馬軍副統領兼領金、均、房三州防禦使,而王彥則多了一個殿前馬軍統領實職,所在的部隊番號是殿前侍衛馬軍左軍,他隸屬於楊存中的殿前侍衛馬步軍。就這件事最高興的是這楊存中殿前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有了王彥、高寵的加入,整個殿前侍衛軍實力大漲,更何況,以後還有源源不斷的馬匹供應,你想不強都沒有辦法。
這個世界的變化直是太快,這十來年來,大宋的禁軍,就象蘿卜青菜一樣不值錢,在戰爭中成了二三流的部隊。成長起來的是那些私家軍,什麼韓家隊、太尉軍、吳家軍、嶽家軍,成了大宋的精銳,整個大宋還得依靠這些軍隊打仗。就邊趙官家自己的禦前馬步軍,也是沒有多少實力,因為很少打仗的原因,雖然看上去個個高大魁梧,能力挽強弓,但當真打起來,不知實力怎麼樣。
當天下午,禦前馬步軍都指揮使,高寵的頂頭上司,楊存中就挑了些禮物來探望高寵的老爺子高百荗,算是相互之間好拉近點關係,另外打聽下有關軍馬的事。
老爺子正為這事煩惱,他煩的是這麼大的事,他一點也不知道,這也怪不得高寵,這個時代遠隔千山萬水,實在是不易,高寵當時也並不想這件事讓人知道的太多,但想不到,王彥為了給高寵一個較好的出生,把這一切邊同高寵的荊襄戰役的方案一起寫進了折子。
還好老父子機靈,想起高宏在西夏興慶成曾經跟他說過的在招羅大宋在大漠義軍和老宋人的事,才在趙構的麵前打了圓場,否則後果還真不好說。
當然趙構也會派人就此事進行調查。
高家的祖上有有祖訓,要求高家的人盡可能從文,少帶兵,以免觸了趙家皇族的禁忌。象嶽飛、韓世忠這樣的沒有根基的武將對皇家的危險性並不大,威脅大的是這種武將大世家,這種世家葉荗根深,皇家很難控製,一旦坐大,尾大不掉,那麼對這皇朝是極為危險的。就說史上劉光世紹興七年(1137年)當時下職時,張俊為了清洗掉劉光世在禦前巡衛軍中的勢力,由於要清洗的人實在太多了愛到了很大的阻力,張俊就想秘密殺掉為副都統製酈瓊等人,想不到事不機密,被酈瓊等人知息,暴發了著名的“淮西兵變”,一下子整個禦前巡衛軍五去其四,走了十多萬人,其中精兵就四萬五千人,為什麼能走這麼多?這就是這和世家的威力。雖然劉光世洗脫了幹係,如果沒有他的點頭,能辦到?
所以武將世家帶兵,皇帝老兒警惕得很。這也是高家祖上讓他們子孫轉職的最主要的原因。
就算高寵的父親在雁門關,迠兵打戰,那也是以一個知州的名義所帶的一批二三流的軍隊進行微薄的抵抗,也是因為高家作為武將世家的驕傲才與拚殺。算不得真正的領兵。
轉了文職,這兩百多年來,大宋曆來文官帶兵,但官家有讓高家的這些文職去做過軍隊的正職?沒有因為趙家知道,高家的人雖是文職,但骨子裏的仍是一名武將。
所以,官家讓高寵做武將,要不要做,高百荗還沒有想好,他還得回家後再商量著辦,最關鍵是要聽聽這個妖魔一樣的孫子的想法,他有什麼目的。還好現在官也不大,但這麼一支部隊他的投入太大了,官家就用這樣一個虛銜白得一支裝備精良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