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乾順定下公主婚事的第二天,朝廷向各國包括上國金國都發出了公主大婚觀禮的邀請。過了近一個月,這些國家都帶著禮物陸續來到了西夏,來向西夏皇家祝賀。大宋、劉齊、吐蕃、回鶻及還一些大小部落使團的來到,使這原本在喜慶熱鬧之中的慶興府更加熱鬧起來。
離公主大婚的日子還有三天的時間,這天的早上,高寵帶著所有的人迎到了三十多裏外的黃河碼頭。
已到十一月,再加上現在是小冰河期,所以這天是特別冷,前些日子已下過一場雪,過冷的天氣,這兩天,天天是大太陽也沒有將這雪化去,到處白雪皚皚,黃河上麵已結冰,人可以在上麵走,但對車馬並不安全。
為了保證來往使節、觀禮人員的往返,西夏國特別派人將這河道的鑿出一條船路。並每隔一個時辰就要清理一次。
往常這渡口隻有兩隻渡船往返於東西兩岸。但近段時間由於來興慶都城的人很多,且往往有人馬車輛,所以加了幾條三千石的大船。
高寵來這渡口是迎接高家的懇親團。昨天已有人來報,參加高寵與西夏國三公主婚禮的高家懇親團將於今天到達這黃河渡口。
高寵辰時就到了渡口,在河的對岸,遠遠看到了一支龐大的隊伍望不到邊。在望遠鏡裏,高寵看到了大宋的紫綬使節旗。旗後是一個騎在馬上的老者,戴著長翅襆頭紗帽,似有似曾相識的感覺。而在共稍後的地方,高寵也看到似同飛虎軍旗的飛虎旗。想不到,這次高家還仿製飛虎軍旗製作了家族的標誌旗,與飛虎旗不同的是沒有紫綬流蘇、沒有番號,顏色變成了紅底黃線圖案,而用黃線構勒的飛虎沒有飛虎軍旗的凶狠,而略帶祥和。沒有錯,後麵的一定是高家的懇親團了。
高寵是來迎接自家的懇親團,宋國的使節團與高寵沒有關係,而高家的懇親團還在後麵等宋國使節團過去才能渡河。
等一隊先導衛兵過去後,宋國使節團的一幫人卻向寵寵他們走來,大家不沒有弄清情況時,身邊的大柱對高寵說:
“大少爺,是爺爺和二叔。”高寵一看果然,前麵走的似曾相識的是爺爺高百荗,而身邊稍後的是高寵的二叔高世綠。想不高,兩隊人馬的主管都是高家的人。
高寵緊走兩步,帶著大柱向前跪下了。
“爺爺!”
“太爺!”
“是寵兒,起來吧,想不到吧,爺爺這一杷年紀,跑了上千裏來給你主婚。”
“是孫兒不孝,沒有經過長輩的準許在此成親。”
“寵兒,我的好孫子,你這是大孝,這也非你之過。” 聽到爺爺這樣說,二叔趕緊過來扶高寵起來。高寵叫了聲:
“二叔!”
“好了起來吧,沒人怪你!”,高寵起來,上去想扶著爺爺走路。
“爺爺你先在這歇一會吧。”
“不用了,我現在是大宋的使節,還不方便與你們一起,等到了興慶在說吧。你們在這等識得高家的人一起走吧,我先走了。”
“爺爺!”高寵的爺爺是古天穿越到大宋第一次相見,原印象中似曾相識的老人,想不到就是自己的爺爺。一個很慈祥的老人,高寵目送爺爺遠去進入大宋使節團中。
“寵兒,這次收到你的信後,你媽很開心,讓我準備者帶了人過來,想不到這次我大宋派了爺爺做欽差使節。爺爺和朝廷都不知道是你,我們路上碰到了,爺爺才知道,這個所謂的古天是他的寶貝孫子。你這一招也好,會省去很多的麻煩,對西夏對大宋特別是對我高家。”二叔的樣子很開心,走了二十天多天,除了臉上有點疲憊和一身的風塵看不出他們走了三千多裏的路程。
高寵要的人包括需要的工匠技師及管事近兩百多人、一個獨立營的飛虎軍以及各種物資。由於這次有西夏的文書,所以一路上很順利,固此還帶了十八架拆卸偽裝的霹靂炮(高寵設計的車載床弩)及大量的神雷彈及火箭增程彈。獨立營下轄有隻有一個連的騎兵,一個連的弩炮兵和二個連的步兵及一個趙桓所屬步兵二營的營部共六百五十人。由史迪威任獨立營營長,趙桓為副營長,原步兵三營的教導員蘇同為教導員。由於上次在金寨和景陽崗繳獲了一千多匹馬,這兩個月,這批步兵也經過一定的馬術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