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牌教學與青少年智力開發
事實表明,曆史的經驗也告訴我們,從事棋牌運動可以提高人們的智力水平。曆史上許多著名人物,如馬克思、列寧、愛因斯坦、托爾斯泰、文天祥、範仲淹等從小就喜歡下棋。列寧稱國際象棋為“智慧的體操”。長期從事棋牌運動的人智商比一般人高。顯然,棋牌教育對於青少年智力開發有著特殊的作用。諸如想象力、思考力、記憶力、注意力、計算能力、邏輯判斷能力等多方麵的要素都可以在有趣的棋牌運動中培養。“寓教於樂,何樂不為?”藝無止境地培養起青少年的堅韌不拔意誌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北京、上海等城市在某些中、小學開展圍棋、橋牌等課外活動和教學以來,吸引了許多同學參加。調查發現,凡參加這類活動的同學學習成績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現代教育研究成果表明,學齡前兒童的大部分詞彙、概念、數學及簡單判斷能力都是在玩耍中學到的,而通過家長和幼兒園教師直接灌輸的知識隻占很少一部分,在小學中開設簡單的棋牌課程,能以直觀形象的方式幫助孩子理解數、大小、多少順序,點、麵積等概念,進行加減乘除運算,增強記憶力、理解力,提高思考力、想象力和邏輯判斷力。隨著電子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國際象棋圍棋、橋牌、中國象棋都已成為電子遊戲項目、棋牌教育與電化教育的結合是棋牌教育現代化的手段,也是青少年智力開發的方向。
琴、棋、書、畫,四藝並稱是我國古代文人的特征。從《漢書·藝文誌》,棋類被歸為其中之一。外國情況大致也是如此。早在中世紀末,國際象棋就被列入了騎士教育項目之列。橋牌曆史雖短,但從其發展迅速和正規教育來看,橋牌大有後來居上之勢。目前,國內外從事棋牌教育工作的人不多,主要分為兩方麵;一是訓練學方麵,旨在培養出優秀的專業選手。因曆史的原因和社會的需要,這方麵的人占大部分。二是教育學方麵,旨在開發青少年的智力,從教育學的角度出發,通過講授棋牌學的基本規律,各種智力型運動項目的基本技術,達到培養學生的目的。這方麵各國情況不一,重視程度各不相同。法國著名的莫裏哀學校一直將國際象棋列為必修課程,1980年法國政府將其經驗推廣到全國,引起了世界各國教育界的關注。1981年夏天,16個國家的教育家和象棋大師們來到巴黎,對此進行了專門的討論。他們一致認為,學習國際象棋能夠提高一個人的智力。此後,歐美各國都在中學裏相繼開設出這門課程。這也是從訓練學向教育學的觀念轉變。1985年南美的發展中國家委內瑞拉也把國際象棋正式列入了小學教育課程。日本的圍棋教育相當普遍,圍棋私塾學校開辦最早。有許多學校開設圍棋課程,這也是日本將圍棋當為國技的原因吧。東南亞各國如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也相繼在本國的教育體係中加進了國際象棋、圍棋和橋牌等內容。從發展趨勢來看,國際象棋、圍棋、橋牌等智力型競技項目,正在從以競賽為目的的訓練學體係向以開發青少年智力為目的的教育學體係轉變,從單純專業化向普及化轉移,人們漸漸認識到智力型競技項目的教育學職能。我國棋牌教育仍停留在單純訓練學階段,棋牌教育尚未正式納入教育體係,北京、上海大城市為數不多的中小學開展圍棋、橋牌為課外活動和教學,已經取得成效。但對於青少年智力開發的定量研究還有待於進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