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伊尹三世佐商
主商湯滅亡夏朝後,建立商朝,伊尹是他的得力助手。
伊尹名摯,原是商湯家裏的奴隸,在廚房裏幹活。為了讓商湯知道自己是個有本領的人,伊尹經常找機會接近商湯。有時候他把菜做得很可口,有時候卻故意做得過鹹或過淡,招惹商湯找他問話,並利用這種機會,用做菜打比方,他說:“做菜不能太鹹,也不能太淡,隻有把佐料放得恰到好處,菜吃起來才有味道。治理國家也是如此,既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鬆弛懈怠,隻有恰到好處,才能把事情辦好。”一番話果然說動了商湯的心,商湯發現自己廚房裏的這個奴隸是個人才,遂解除了伊尹的奴隸身份,任其為右相。自此,伊尹幫助商湯籌劃進攻夏朝的大計,一舉滅亡了夏朝,建立了商朝。
商朝建立初期,伊尹幫助商湯製訂各種典章,規定官吏一定要勤勤懇懇地工作,要做出顯著的成績,否則要受到嚴厲的責罰,甚至要罰做奴隸。因此,商朝初期官吏均不敢胡作非為,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商湯死後,伊尹繼續輔佐商朝的第二代、第三代君主,幫助他們改正錯誤,管理好國家。
商湯的孫子太甲繼位時,伊尹一連寫了三篇文章,教他學習怎樣做一個好的君主。然而太甲在位的第三年就已忘乎所以了,他認為自己身為一國之君,一切應服從於他。他任性、跋扈,以暴虐的手段壓迫百姓,伊尹見此情形,先是一再規勸,提醒太甲應對自己的行為多加檢點,後見太甲毫無收斂之意,遂將他放逐到商湯墳墓所在地桐宮,要他早晚麵對祖父商湯的墳墓,聆聽守墓老人講述商湯如何創業的曆史以及商湯訂下的法律製度,教育太甲應以自己的祖父為榜樣,勤儉為本,不要敗了家業、國業。太甲漸漸地意識到了自己所作所為的錯誤,於是,他首先在桐宮的範圍內關心老弱孤寡,盡自己的努力幫助他們;應當做的事情,他立刻去做;不應當做的事情,不僅自己不做,看到別人在做也立刻加以製止。
三年過去了,這個年輕的君主終於悔過自新了,於是,伊尹親自帶領文武大臣將太甲接回首都亳城,並鄭重地將政權交付給他。
從此,太甲接受教訓,終於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條,使商朝這個奴隸製國家日漸繁榮起來。
鄭武公智滅胡國
春秋時,鄭武公想吞並鄰邦胡國,便讓自己的女兒嫁給胡國國王。這位公主到了胡國,對國王百般殷勤,弄得國王整日花天酒地,不理國事。
鄭武公心裏暗自高興,過了一段時間,他召集文武官員,商議如何擴張地盤。大夫關其思建議攻占胡國。鄭武公沉著臉,問他:“你難道不知道我是胡君的嶽丈嗎?”關其思不甘示弱,繼續大發議論,強調國家大事不可絢私情。鄭武公很惱火,厲聲斥責:“住口!你要陷我於不仁不義嗎?你想讓我女兒守寡嗎?”鄭武公命左右將關其思綁出殿外問斬。
關其思被殺的肖息傳到胡國,國王對嶽丈大人很感激,以為鄭國決不會來尋釁,放寬了心,更加縱情酒色,與鄭國的邊防日益鬆懈,鄭國的情報人員可以自由出入。
鄭武公掌握了胡國的內情,認為攻打胡國的時機已到,突然下令進攻胡國。眾大臣不明白他為什麼出爾反爾。鄭武公向群臣解釋:“這是我使的欲擒先縱的計謀。我對胡國早就有吞並之意。我把女兒嫁給他,是為了刺探胡國的國防機密,殺關其思則是為了迷惑胡君,使其鬆懈防務。一旦時機成熟,出其不意,輕而易舉地就可把胡國拿到手。”鄭武公親率大軍進攻胡國,幾個回合,胡國即被鄭軍占領,胡國劃入了鄭國的版圖。
鄭莊公養惡懲惡
公元前743 年,鄭莊公即位,應母親請求,封其弟共叔段於京地。公子呂說:“京地是鄭國的都邑,天無二日,國無二君,請另封他地。”莊公故作姿態地說:“母親大人執意如此,怎能不滿足她的要求呢?”共叔段得到京地,自恃有母親寵愛,便無所顧忌,圖謀取代莊公而為鄭王。公子呂又提請莊公出兵討伐,莊公說:“他的罪惡還不顯著,再等一等,到時候他必將自取滅亡。”後來,共叔段在其母支持下,加緊了陰謀篡位活動。莊公認為時機已到,便讓人放風說,他將要離開鄭國去朝見周天子。共叔段不知是計,真的與母親策劃趁莊公外出謀反。而此時,莊公卻率兵襲取京邑,共叔段倉皇逃到鄢地去了。
薑小白詐死繼位
春秋初期,齊襄公失德無道,朝中一片混亂,他的弟弟公子(薑)小白由鮑叔牙保護逃到莒國,另一個弟弟公子糾由管仲保護逃到魯國。不久,齊襄公被殺。大夫高國派人到莒國迎小白回國當國君;魯國國君聽到消息後,也立即派人送公子糾回齊國,想讓他當國君,同時命管仲先領兵去莒國通往齊國的必經之路,好阻擋小白回齊。
管仲率兵到了某地,正好碰上小白一行。管仲射出一箭,恰巧射在小白的帶鉤上,小白未受傷。這時,小白靈機一動,身體往後一倒,假裝被射死了。管仲信以為真,派人飛報魯國國君,魯國人以為小白已死,就不慌不忙地送公子糾到齊國。
誰知,小白早已進入齊國國都,並已登上國君寶座,他就是後來在齊國進行改革,使齊國成為春秋時第一霸主的齊桓公。
管仲離魯國
春秋時,齊國國君齊桓公剛即位就在鮑叔牙的謀劃下,打敗了魯莊公的部隊,逼迫魯國殺死了與他爭位的公子糾,並要魯國交出公子糾的老師管仲。魯國的魯莊公認為管仲是足智多謀的奇才,如果讓他活著回齊國,日後一旦被重用,齊國必然稱霸天下,於是想殺死管仲。齊國的使臣隰朋對魯莊公說:“管仲曾射傷過齊桓公,桓公對他恨之入骨,要親手殺死他,以解心頭之氣。”魯莊公信以為真,這才同意讓管仲活著回去,但是要把管仲裝在囚車裏。管仲在囚車裏想,魯國能讓我活著回去,必定是好友鮑叔牙的主意。如果他們事後翻悔了,還會派兵來追我,所以一定要快速前進,早早離開魯國。為了加快行軍速度,管仲編了一首《黃鵠之歌》,曲子悠揚激昂。他教推囚車的役仆唱這首歌,役仆們一邊唱一邊走,樂而忘倦,越走越帶勁,一天時間走了兩天的路程。管仲的憂慮不是多餘的,在放走管仲之後,魯莊公果然後悔了,又派兵追截,可是已為時晚矣,管仲他們早已進入齊國境內了。
管仲的臣服計
春秋時期,公元前681 年,齊桓公進攻鄰國魯國。魯莊公接連吃了敗仗,被迫求和。在柯地,魯莊公與齊桓公會盟割地之時,魯國大將曹沫突然衝至齊桓公跟前,用匕首對著齊桓公說:“要麼全部歸還侵地,要麼你我死在一起!”麵對銳利的匕首,齊桓公隻好答應歸還侵地,曹沫便放了他。
回到齊國後,齊桓公對此十分惱火,想派人行刺曹沫,討回割讓給他的土地。這時,宰相管仲對他說:“雖然君侯的保證是被迫作出的,但這是在與魯國國君一次公開會盟中作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