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會計機構人員素質水平不夠。會計人員是會計核算工作的主導者,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們的素質水平直接關係著會計工作的質量。一些剛成立的中小企業為了降低營業成本,聘用不合格、經驗不足的會計人員,如一些水平較低的會計人員業務不精通,帳務處理不規範,常常容易出現會計資料出差錯的現象;尤其在中小型企業中,無證上崗現象較為嚴重,聘用經驗不足甚至並沒有經正規培訓的人員出任會計,導致中小企業中會計人員良莠不齊。
三、中小企業會計核算問題的對策
1.完善內部控製製度。針對會計核算主體模糊不清這一問題,中小企業應該以內部控製為切入點進行管理。首先,應加快體製改革以強化內部控製,將企業資產和家庭資產和個人的財產區別開來;其次,中小企業的管理者應學習並掌握更多的會計法律知識,認真按照會計相關法規及準則開展工作;最後,可對會計人員進行培訓以期掌握更多的會計基本知識,特別是準確掌握會計核算主體的範圍。
2.定期查閱,審核賬務。能否正確地選擇會計核算程序並實施有效的監督,對企業賬務處理有重要影響。中小企業管理監督者應實施定期審核製度,通過對企業賬目的檢查來保證建賬的規範性,這樣才能保證會計核算工作準確性、及時性。管理者可以從規劃查賬方案開始,通過對監督人員的分工,以規範對有關賬簿、憑證、報表等資料的檢查過程,以保證各項賬目都是真實可靠的。
3.明確各項費用和經濟責任。企業在報銷製度的製定和實施方麵應該嚴加控製,將嚴格的費用劃分納入報銷製度中,依據具體的可報銷的費用類別以及其涵蓋的具體範圍來實施報銷製度;這樣有助於中小企業遏製使用不規範甚至不合法的原始憑證。明晰了費用的劃分並規範企業在購買商品物資時正確地索取發票,才能在企業核算的時候順利、正確地進行下去。
4.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素質水平。企業管理者應該采取必要的措施來提升會計從業人員的素質水平。首先,中小企業管理者應遵循“任人唯賢”的原則聘用企業的會計人員,提高應聘者進入財會部門的門檻;其次,應建立定期培訓製度,讓會計人員時刻接受最新的信息與知識,跟上經濟發展的步伐。此外,企業外部的監管部門也應發揮出作用,為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水平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四、結語
本文針對中小企業會計核算中的會計核算主體模糊不清、建賬不規範、原始憑證不規範等問題進行了分析,並給出了相應的對策,以給中小企業的管理經營者及監管部門提供一些指導與建議。
參考文獻:
[1]張文祥.如何規範中小企業會計核算[J].經濟師,200(5).
[2]彭建宇.中小企業在會計核算中麵臨的問題及對策[J].財會研究,2011(4).
作者簡介:周宅蓉(1965.3- ),女,漢族,重慶江津,本科,高級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