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雲陽生仗義下江南 王守仁懼禍投錢塘(2 / 2)

守仁知道這一班弟兄都是劍俠之輩,便向鳴皋作揖謝道:“若非壯士相救,我王某定遭毒手。”鳴皋等方知此人便是王守仁。“因何到此?”守仁便把劉瑾作對的話,說了一遍。鳴皋道:“我等一路相送老爺,以防奸人暗算。”守仁道:“承蒙仗義,實銘肺腑。隻是路途遙遠,不勝其防,奈何?”眾人商議一回,沒個良法。鳴皋道:“我有一計在此,明日王老爺雇船動身,我們眾弟兄也雇一船,一路相送。到了前途,隻消如此如此,便可無事。”守仁同眾人齊拍手道:“好計!”守仁便向眾人細問各人根底,大家從實說個從頭。守仁大喜道;“我主洪福齊天,得這班豪傑,暗中替國家辦事。這些朝臣豈不愧死?實在可敬!”遂勸鳴皋等出仕為官,博個封妻蔭子,青史垂名。鳴皋等謝道:“某等屢惡寧王,他豈肯相容?況且天生野性,難就拘束,隻得罷休。”守仁歎惜一番,與眾人結為兄弟。

到了天明,叫了兩號舟船。眾弟兄先到船中等候。少頃,守仁帶領家人也下船中,一路向錢塘行去。到了晚上,停泊在船多地方。守仁暗自把帽子、靴子丟在江中,自己跨到鳴皋船上。羅季芳掇一塊大石,向江中拋去,隻聽得骨冬一聲。季芳大叫:“救人!”那兩個家人假意大驚起來,大喊:“快些救人!王老爺投江死了!”嚇得舟人魂不附體。大家點起火把,一齊來救。驚動眾鄰船大家忙亂,相幫撈救,那裏有個影響?兩個家人停船在那裏,一麵吩咐打撈屍首,一麵到杭州府衙門投告。

那杭州知府姓楊名孟煥,卻與守仁同年好友,得了這個信息,十分悲悼,連忙來到船中勘視。見守仁有遺書遺稟,並有絕命詩一首,內有“百年巨子悲何極,夜夜江濤泣子胥”之句。楊孟煥信以為真,大哭悲傷,親自做了一篇祭文,在江邊哭奠一番。回到省中,申告上司,出奏朝廷,說貴州龍場驛丞王守仁墮江身亡。那家人回到家中,將真情告訴一番。介生已到家中,拈魂立座,成服掛孝不題。

且說王守仁同了眾弟兄慢慢的回轉餘姚。那一日停舟宿夜,旁邊一隻大船,扯起一麵黃旗,旗上大書“欽命江南巡撫部院俞”。守仁知道是故人俞謙,是個足智多謀、忠心赤膽之人。便叫舟人遞過名帖,上船拜見,將以前之事細細說了一遍。俞謙大喜,便親自同了守仁來到舟中,與眾弟兄相見。逐一問過姓名,便向鳴皋致謝,讚其智勇雙全,對眾英雄說出一樁事來,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