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中國的乒乓球運動(2 / 2)

第一盤,林澤民先聲奪人,3∶1勝日方中原。黃祥發第二個出戰,先得兩局,但被對方模清了球路,連丟三局。第三個出場的是主力張永祁,對日本亞軍土穀,張直落三局得勝。第四盤17歲的李傳書抽殺極準,與日本難波一交手便爭得了主動,先取兩局,難波使出看家本領扳成2平。決勝局雙方直殺到20平,李傳書巧得2分,使總比分成為3∶1。

乾坤已定。金季明最後迎戰日本五屆冠軍藤田。金攻勢淩厲,藤田打法凶狠。藤田先失一局後連得兩局,以2∶1暫時領先,第四局又處領先地位。金季明毫不慌亂,以逸待勞,使急於求成的藤田連連失誤。2∶2平。決勝局,金季明越戰越勇,專壓藤田薄弱的反手,取得最後勝利。

中華隊遠征凱旋後,給全國乒乓球運動一次大推動。各地比賽也有所增多。然而,日本選手負於中華隊後,發憤進取,而中國選手卻沒有明顯長進。事隔4個月,在第八屆遠東運動會上,乒乓球被列為表演項目,中日再戰,中國選手團體、單打均告失利。1930年再組中華隊訪日,又遭敗績。

乒乓奇聞,團體賽冠軍三隊同獲1935年,中華全國乒乓球協進會成立,並發起與組織了第一屆全國乒乓球競賽大會。比賽地點為上海市四川路橫濱橋中央大會堂。團體賽采用五人對抗的辦法,每場五局三勝製,每局為十記分。

參加單位有八個隊,先分兩組進行循環賽,第一組有上海、澳門、浙江、澳島隊;第二組有江蘇、香港、天津、南京隊。比賽結果:上海、澳門、江蘇、香港隊為成績最優者,預計四隊再循環比賽,擇優為冠。不想,香港隊僅與江蘇隊比賽了一場之後,即返歸途,餘下三隊繼續環戰。結果,每隊皆為一勝一負。大會對此躊躇良久,難定決策,終因時間不宜拖延,隻得宣布:此屆比賽冠軍有三,各贈上海、澳門、江蘇大銀盾一座。

與歐洲選手的首次交鋒1937年,中國選手第一次和歐洲選手接觸。曾獲得世界男子單打冠軍而在當時名列世界第四的匈牙利選手沙巴都士,在訪問日本途中,曾先後到過香港和上海表演,並與中國運動員進行了多次的比賽。在比賽中雖然我國選手大多失敗,但其中也贏得兩場勝利,一場是香港選手潘世安勝了沙巴多士,另一場是上海選手容德能勝了一名美國選手基倫。這不僅使中國選手初步認識了歐洲的基本打法,了解了自己的技術水平,並且還通過他們介紹而接受了國際比賽的規則和取得了各種新的設備,使中國的乒乓球運動和世界比賽的製度逐漸一致起來。中國乒乓球選手采用膠皮拍以及使用硬球,都是從這個時期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