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一匹匹不斷從城外跑來的戰馬,曆史一向不算太好的吳朗,也大概知道,真正的安史之亂就要爆發了。大規模的戰爭,瘟疫,甚至是饑荒,都會接踵而來,在這之後,唐朝就開始由盛轉衰,走向了王朝的下坡路。
在清楚了這一點之後……吳朗覺得也並沒有任何卵用!
因為任務裏邊除了讓吳朗找到李白死後的青蓮遺筆之外,根本沒有提及任何線索,難不成是讓李白死在安史之亂,然後拿了他的筆?這也太扯淡了,吳朗更沒有興趣去平息這場一點油水也沒有的戰爭,聖母什麼的,還是留給張無忌他們去當吧。
但是既然劇情已經開始進入,吳朗也無意改變,這個時候,李白肯定是要去逃難的,緊接著就會流落在各處,最終鬱鬱而終。
不過吳朗可沒有耐心在這裏登上十多年,等李白老死,如果實在不行的話,那就幹脆放棄任務,對於現在土豪的他來說,一萬點積分也不算是特別巨大的損失。
“吳小兄,依我看,咱們還不要在這裏還是不要在這裏就停了,雖然這裏是都城,但是咱們還是去往偏僻的地方,躲一躲吧。”李白客氣的對吳朗說道。
自從剛才吳朗謊稱和吳朗心心念念的想見的蘇軾是朋友以後,李白對他的態度,就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變。想必是他想到了什麼,隻要能見到那個寫明月幾時有的人,李白好像並不介意把吳朗捧在手心裏。
“好吧,既然這樣的話,那太白兄,我們這一行人初到這裏,就麻煩你給我們當個向導了。”吳朗順杆就爬,能和桀驁不馴的詩仙稱兄道弟,也不是什麼人都能得到的待遇。
李白豪爽了點了點,衝大家道:“放心吧,幾位的穿資路費,全包在我一個人身上。”
“哼,就你?你自己恐怕連獨自都還不一定能填報吧?”看著落魄的李白,李師師嘲諷道。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李白沒有理會李師師的嘲諷,傲然一笑,率先向城外走了出去。
……
……
趙佶等人都麵麵相覷,紛紛望著吳朗,作為一個隻會花錢如流水的皇帝,趙佶在這長安城那可是如魚得水,他可不想放著這裏這麼多好玩的不去享受,而是和這個窮李白一起東跑西顛。
“老趙,你願意在這裏享樂的話,我也不攔著你,但可別怪我沒提醒你哦,用不了幾天,這裏的皇帝就會遷走了。這種事,我想你應該也沒少幹過吧,這意味著什麼,嘿嘿,我想你最清楚啦。”吳朗壞笑著說道。
趙佶聽到吳朗說道皇帝都要跑路,不自覺的打了一個冷顫,作為一個常年打敗場的窩囊皇帝,趙佶是最清楚這樣的後果的。
“哎?公子,你們慢點走啊,等等我……”趙佶呼喊著跟了上去。
出了長安城,在路上找了一家客棧住下以後。第二天上路,吳朗注意到,路邊開始了有了幾個為數不多的難民,路上會出現難民,這在盛唐時期,是很難想象的,而且他還知道,用不了多久,這些難民的數量就會急增,一場饑荒馬上就要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