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他人的同情
由於思維的簡單化,人們已經達到了寧靜的境界,此時人們才開始了真正的人生。回首已經被永遠拋棄的自私自利的人生,他覺得那仿佛是一場噩夢,他慶幸自己如今終於從這場噩夢中醒來。但當他用精神的慧眼觀察這個世界時,他卻看到其他的人仍然走在自私自利的人生道路上。他看到男男女女們仍在爭鬥,仍參與著戰爭,遭受著苦難。慷慨無私的聖父給予他們的已經夠多了,但他們仍不知足,為了得到更多的財富,他們寧可把寶貴的生命賠進去。如果他們不再貪婪,他們就能夠毫無損傷地得到他們生活的必需。他對他們充滿了同情,他也對未來充滿希望,因為他知道美好的人性最終會在漫長而痛苦的噩夢中蘇醒。在剛剛走上人生旅程的時候,他似乎被人們拋棄,他感到了孤獨與悲傷。然而,如今的他已達到了至高境界,已實現了遠大目標,他發現自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備美好的人性。是的,善良在他內心生根發芽。他能夠同情所有的不幸之人,為他人成功而歡呼。因為他已經不僅僅考慮自我生存,他便感覺到自己已經沐浴在理性的光芒之中。他已不再為了他自己而活著,他是在為了他人而活著。在這樣的人生中,他享受到了至高無上的幸福和最深刻的平和。
好長一個時期內,他努力尋找著同情、關愛、真理,現在他用自己的言行明白無誤地體現出同情、關愛、真理。實際上我們可以說,他已不再是一個追逐私利的人,因為他所有的自私元素都已被清除,保留下來的是那些無私的品質與原則。這些令人稱道的品質與原則,在他的人生中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
放棄了對自私自利的維護,生活中一直與同情、智慧和關愛相伴,他現在被置於最高定律,愛的定律的保護之下。他理解這一定律,一直遵循著它。他已把自己融入其中。
原則是永恒的真實
“做到了忘我,宇宙能夠培養一個全新的我。”那些具有同情、智慧及關愛品質的人,不可能需要任何保護;因為那些原則在他們的心中是真實的、神聖的、永恒的,它們本身已構築了最高級的保護,在宇宙秩序中形成了堅不可摧的真實。
那些本質就是歡樂與平靜的人,根本不需要再去追求快樂。至於同別人競爭之事,他們已具備了必需的一切,絕對不會再參與其中。為了所有人的利益而犧牲自我的人,還需要和誰競爭呢?對於找到所有幸福源泉,並得到了聖父所賜予的一切必需品的他們來說,怎麼會懼怕那些盲目的、被誤導的競爭呢?
失去了他原先的品性(那些自私的品性),他找到了他自己(他神聖的本質,愛);愛以及愛的一切結果都降臨到他的人生。他現在可以欣喜地宣稱:
我已結交了同情大師;我已身著完美定律的衣服;我已實現了偉大真實的理想;我不再四處徘徊,因為我已找到了休憩之地;痛苦與悲傷早已化作雲煙,平靜已取代了它們的位置;混亂已得到治理,秩序已形成;錯誤被消除,因為真理已被揭示!
愛是一條至高無上的定律
和諧的原則、正義或神聖的愛已被找到,一切都呈現出它本來的麵目,它們已不再被自私及個人觀念所扭曲。宇宙是一體的,它多種多樣的運作都體現著一條至高無上的定律。
我在前麵談論定律時,稱有些定律是高層次的定律,有些定律是低層次的定律,這種定律層次的高低之分是很有必要的;但如今我們已步入王國,可心看到所有在人生中起作用的力量,隻不過是一條至高無上的愛的定律的多種體現。由於這條定律在起著作用,人類遭受過磨難之後,便得到淨化,成為明智之人,而且清除了自私這種一切磨難之源。
宇宙的定律與基礎就是愛。一切自私自利的行為及思想都違背了愛的定律,因而它們注定要得它的結果。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形,是因為宇宙為了保持其和諧完美,在不斷地進行著調整。因此,一切磨難都源於忽略愛的定律,而智慧在這種痛苦的磨難中最終得以顯露。
無私的愛提供了所需的一切
在愛的境界裏,沒有傾軋爭鬥、沒有自私自利,因而也沒有痛苦與悲傷。那兒有完美的和諧、勻稱與恬靜。進入這一王國的人,不去順應任何動物般的傾向,而是在智慧指導下生活。他們的本質是愛,他們在人生道路上向所有的人奉獻著愛。
他們從來不用“為謀生”而曆經艱難困苦,因為他們就是生活本身,他們懂得了人生的真諦。萬一物質方麵的需求開始出現時,他們根本不用擔憂或爭鬥,這些需求就可立即得到滿足。倘若他們被吩咐做任何工作,做這項工作所需要的資金及朋友很快就會出現。他們不再違背原則,而他們的所需都將通過合法的渠道被提供。那些要麼已生活在理想境界中,要麼在為步入理想境界而努力的人,總會給他們提供所需要的資金及幫助。那些生活在愛的氛圍中的人們,一切需求都被愛的定律所提供,而那些生活在自私的圈子中的人們,一切需求都得通過不斷爭鬥,受苦受難才能得到滿足。生活在愛的氛圍中的人們,除掉了自私這一罪魁禍首,他的內在與外在人生便會一帆風順。如同自私是一切爭鬥與苦難的根本原因,關愛則是一切平和與幸福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