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子宮病的常見類型(1 / 3)

女性子宮病的常見類型

頗具爭議的子宮切除

據美國國家健康統計中心的估計,每年有六十五萬的美國婦女接受了子宮切除的手術,結束其生養子女的歲月。由於美國和其他國家之間的差異如此顯著,醫師之間甚至流傳著這麼一個笑話:你怎麼稱呼在洛杉磯市一位仍保有子宮的女人?答案是:觀光客。這是因為事實上,這種手術在美國非常流行,大約每三名婦女就會有一位在六十歲之前接受此項手術。子宮切除術已經成為美國最常做的主要手術中排名第二的手術——其比例高於其他發達國家,例如是法國、丹麥、瑞典、挪威和英國等五倍之多。

但這並不表示美國女人的子宮跟法國女人的子宮有所不同,以致於比較需要動這種切除手術。而且這項手術的爭議性也很高。有些關切此類現象的醫師以及其他健康護理師則認為,有高達90%的子宮切除術可能根本是不必要的。紐約市阿巴拉契大學醫學與牙醫學院的臨床婦產科教授羅茲華醫師表示,子宮切除術是隻有在出現不可控製的出血現象,且無法以其他治療來加以控製的時候才是必要的;因為生產而產生了並發症;或是在子宮內有癌症前期的變化產生;或是罹患了癌症之時,才會需要進行的手術。大約有20%的子宮切除術是為了減輕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問題而做的手術。那是一種子宮內膜在子宮外著床生長的現象。而為了子宮脫出而動此手術的,又占去了28%。相形之下,因為癌症而動此手術的(本應為動子宮切除術的主要理由)卻隻占了10%而已。

美國婦產科學院也表示,這些百分比隻是根據一方麵的看法而獲取的計算結果,並不是所有的醫師在動子宮切除術的理由上都持有完全一致的看法。統計指出,有75%的子宮切除術是為了一些不是威脅生命的情況而執行的,而且有80%至90%的手術可能是不必要的。數字顯示,在所有子宮切除術中,有30%是為了切除纖維瘤。有20%的手術則是為了各種不同的理由而做的,像是小便失禁或是月經失調——一種把無法控製的出血以及幾乎所有情況都納入其中的統稱。

子宮脫出一定要切除?

造成子宮脫出的原因是由於子宮周圍的支撐性肌肉及韌帶造成子宮下垂至陰道,有的更嚴重的甚至會下垂到陰道口。陰道分娩最容易引起子宮脫出的現象。懷孕本身造成的腹壓增加,另外像過胖、癮君子常見的慢性咳嗽都有可能造成這種問題。有些病例中,膀胱和腸子功能甚至都會受到影響。

賽浦露絲的芭拉是一個三十八歲的家庭主婦,她每次下床和站立時總覺得有些不對勁。她覺得好像有什麼東西從陰道掉出來一樣。每次提東西,包括抱她四歲的兒子時,情況就更糟了,感覺好像身體裏麵有東西要掉到地上一樣。開始時她以為是腫瘤,後來又覺得不太像。於是芭拉去找她的婦產科醫師,他告訴她,陰道內鼓脹的感覺並不是什麼腫瘤,而是一般所說的子宮脫出的症狀,也就是她的膀胱被子宮往下推;芭拉才知道難怪她會常常想上廁所尿尿。

每個人的症狀各有不同,有的人可能子宮頸都已掉到陰道口了,而在短期間內還沒有任何症狀。但子宮脫出的疾病可能會拖上好幾年才發生,或可能突然發生,就像芭拉的例子。

這是因為,要一個女人跟她的醫師抱怨她兩腿間的私處有東西脫出是很難啟口的,因此有些女人一直忍受不舒服的情況直到最後不得不麵對問題的時候。起初,女人不願意談論它,因為她覺得很尷尬。但當她的醫師也是女性時,她就比較願意去求助。當然醫師會安慰她,畢竟,子宮脫出並非她們的錯。

另一方麵,你可能感覺不到你的子宮脫出,即使是性交或塞棉球時,你仍然不自知。這就要看你是不是會覺得不舒服了。芭拉說她子宮脫出的情況在月經期間或提超過五英磅的東西時,覺得最不舒服。有時候,尤其是尿尿時,她總覺得有東西掉到廁所馬桶裏。有的女人在發現症狀時可能脫出的情形已經持續超過二十年了。不過除非你的症狀是三級脫出,否則可以考慮先試著做縮肛運動。

有一位婦女承認,在和她丈夫作愛之前,必須先用手把子宮推進去。這種情況當然會影響情緒,造成壓力。根據脫出的嚴重情況而定,有些女人甚至走起路來相當不自在,或甚至無法做任何運動。但影響性生活才是真正的問題。醫師的第一個建議是做子宮割除手術。事實上所有的子宮切除術大約有28%是因為子宮脫出而做的,而這占超過五十五歲所做的子宮切除術的33%。另外專家也建議,在決定動手術之前,可以先試做縮肛運動。

縮肛運動可以增強骨盤底肌,不過必須每天作二百下才可改善。芭拉說因為她想保留子宮,她知道子宮切除手術大概要幾星期才可複元,而且日後她還想要懷孕,所以當醫師給她建議後,她就馬上開始做運動。經過兩個月後,芭拉感覺真的不同了。事實上當她還沒發現運動的好處時,有時還會偷懶,斷斷續續地作。後來開始發現效果很大時,她覺得好開心,她不用再作子宮切除手術了。每天做二百下縮肛運動,她就不再會有子宮或膀胱有掉出來的疑慮。

另外還有一種不用割除子宮的手術,它就是把子宮懸吊在腹部。進行手術時要做全身麻醉,如果你想保住子宮,不妨考慮這種方法。

另外還有一種不用手術的方法,如果你不是常常有性行為或者不適合接受手術,這不失為一個好辦法。那就是將一種環狀的裝置套使用,即子宮托在子宮頸上防止子宮脫出。這種方式即使對三級脫出也很有效,不過它也有缺點,通常使用子宮托一開始大都必須請醫師來裝置,而且在性交行為前須取出,另外必須常常取下來清洗,使用起來相當麻煩。

痛苦的子宮內膜異位症

瑞士的格拉芙到了三十一歲的時候,醫師終於診斷出她是得了子宮內膜異位症。她經常痛得非常厲害,好幾次幾乎都沒辦法在家裏上下樓梯。醫師們並不清楚造成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真正原因。所以她決定自己去做一點研究。她慢慢地發現幾乎所有她讀到或是聽到的關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情況都是相互矛盾、叫人困惑的,而且常常都是錯誤的。好像沒有人知道這種疾病的真實情況。這是促成她起意成立子宮內膜異位症協會的主要原因之一。

格拉芙月經痛的讓她的醫師迷惑了十五年才終於找出了原因。實際上,他們也很迷惑,不知道該怎麼解釋,為什麼有些婦女會有這種問題,而有些則沒有。其實,早在醫師作出這個診斷之前,格拉芙就深信她有這個毛病。她一直不相信她的症狀是受心理影響,或是因為她有憂鬱症,或隻是如一位醫師所稱的“緊張型”所致。就連今天來求助的婦女之中,大約還是有70%的人抱怨,她們的醫師把症狀歸咎於她們的心理問題。

已有些證據顯示,它們很可能是遺傳得來的。基本上,子宮內膜異位症表示你的月經周期失了序。當婦女有不易懷孕的問題時,它也常會是頭號疑凶。一旦過了時間未有機會受孕,這片內膜就會剝落,並經由陰道排出體外;換言之,你會有月經發生。而平常每個月,你的子宮為了預備受孕,裏麵的內層會充血變厚形成一個營養豐富的窩巢供受精卵成長。

這種子宮內膜異位的毛病最糟糕的一點在於它的潛伏性。在瑞士,這表示會有超過五百萬名的婦女有這個毛病。據估計,在尚未麵臨停經期的婦女中,大約有1%至2%的人,會有某種程度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情況。它可以潛伏多年而毫無症狀,然後在你毫不自覺的時候形成損傷。但通常一旦到達更年期,這些症狀就會消退:問題是,如果未經手術治療,你能不能撐到那時候。它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層。不過,還是以三十和四十多歲的婦女為最多。

有研究顯示,對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典型抱怨是,伴隨經期而產生的一種持續而深入體內的痛楚。它可以由月經前開始,一直維持到月經結束之後才停止。在經期間性交或甚至上廁所的時候,病人通常會感到劇烈的痛苦。但有時也可能有了這種子宮內膜異位症而不自知,會感覺毫無痛苦。

據皇家大學醫學院的婦產科教授羅丹薩醫師解釋,有時候正常的內膜組織可能會附著在卵巢、輸卵管、膀胱,甚至直腸上麵。它們會沿著輸卵管而上,由其緣端進入腹腔,在子宮外麵植根成長。它當卵巢發出信號要求內膜組織開始其周期性的成長時,這些殘層跟子宮內留存的內膜組織一樣,會因卵巢荷爾蒙發出的信號而產生回應,這層迷了路的組織也會開始充血。雖然該病症狀的嚴重性會因人而異,但據子宮內膜異位症協會的調查,在有這種情況的婦女中,的確有大約83%的人在經期的整個過程中部會為疼痛所苦。這種不正常的內膜組織所釋放出的血液,不像月經的經血,可以按月由子宮經由陰道排出體外,它們無處可去。有時候它甚至還會造成器官功能的失調,或是形成黏附,把不同的器官粘在一起。這時便會產生發炎的情形。等到該部位的發炎情況消退了,原來的位置上就形成了疤痕。這種過程一個月一個月的過去,子宮內膜異位的組織就越來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