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讓女人更美麗(1)(2 / 3)

《與狼同行的女人》一書的作者亞斯迪說:“害怕是束手的差勁借口。我們都會害怕,這一點都不新鮮。隻要你活著,害怕就會如影隨形……,而愛就是在全身的細胞都喊:‘快跑’的時候,留下來!”

乍看之下,愛像是一種情感上的冒險,但事實上,一點風險都沒有。

——真正的風險是,共同生活在一個屋簷下數年,卻從不曾確實認識彼此的靈魂。

等待白馬王子

聽聽下麵的這些話,是不是覺得很耳熟?或許還是自己常說的呢?

“我怎麼老是看錯人!”

“男人好不好,我一瞧就知道。”

“我知道這一切都沒什麼希望,他絕對不可能離開他老婆。可是,他就是有那股讓我無法抗拒的力量,事情到了這個地步,隻好隨它去吧!”

“每次談戀愛,開始的時候都很棒。可是後來不知怎麼搞的,一個個都跑掉了。”

“我認得的男人都是枯燥乏味,沒有生活情趣。好不容易遇到個條件不錯的,結果竟是結了婚的。”

幾年來,女人似乎在感情生活上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抑製和挫折感,久而久之形成了沮喪、認命和悲觀的性情。

一般說來,女人並不會單純為了對方的不合適,而驟然結束交往。

當初的山盟海誓,也並不是因為什麼超越人類理解或控製的不可言說的力量而告惡化,其實埋怨不休的女人通常都不知道,這股破壞力量根本就是來自於自我錯誤的行為抉擇。

我們常會發覺,愈是聰明世故的女人愈容易受到挫折,她的行為抉擇也愈發愚蠢。因為她們對男人抱持著不正確的觀點,甚至她們認為自己在感情世界裏可以“擁有一切”。自認機靈的女性始終向往神話般的戀情,她們仍在尋覓著一位十全十美的男人——一位夢寐以求的白馬王子。

“我要追求的終身伴侶一定得相當優秀傑出。他的身材要魁梧,要有迷人的笑容,要有處理事務的機智,有魅力,還得有家庭觀念和責任感。見麵的一刹那,他必須認定我是他一生追求的伴侶。”

覺得荒謬嗎?但事實的確如此。許多聰明機靈的女性一直就在尋找這位完美人選——這位超級王子!她們當然能夠思考分析,在意識裏,她們也清楚這位王子根本不可能存在。可是潛意識中,她們卻深信自己會有如願的一天。

有些女人堅信自己會一直不停地尋找下去,直到找到一位夢中白馬王子、牢牢拴住她的心為止。但是大多數女性都不願讓別人探知這份內心期許,而把它藏在各式各樣的麵具背後。一次又一次的交往,她隻能感受到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她知道自己需要些什麼。可是她卻不願承認自己所追求的根本是一種不存在的完美——一個毫無瑕疵的男人。

這種心態不但是自我內心的矯飾,更扼殺了無數難得的機會,感情生活也將永遠得不到慰藉。最後隻能自我安慰:“男人呀!我對你還能有什麼指望呢?”於是她不斷地尋找,嫌這個不好,怨那個不合適,在內心裏,她需要的是一份完美無瑕的感受,是一個永遠無法實現的神話境界。

失掉的那份愛

生活中有許多女性永遠都在為那份失掉的愛而哀傷不已。突來的打擊的確會讓人痛苦,甚至產生自殺的念頭,在持續的哀痛過程中,最無法突破的困難是她們根本不是想找一個朝夕相伴的男人,隻是悲劇式地沉湎於往昔那份完美無瑕的愛戀之中。

麵對同樣的問題,男人的表現就不同了。這並不代表他們不傷心、不痛苦,隻是他們對於問題的解決方式不同於女人。就算遭受再大的打擊,他們會立刻向外發展,找尋另一份感情、設法忘掉痛苦的記憶。女人卻正好相反,她們總是緊緊守著這一道裂痕,不斷地幻想破鏡重圓的美夢——甚至祈盼偉大而悲劇式的羅曼史。她們自認為是一名勇於冒險、經得起折磨的堅強女性,不畏任何艱難困苦,她們都要拯救那份迷失的愛情。

在一個女人墜入愛河之後,無形之中她會將對方美化,賦予他一些神奇的特征,這種傾向是由於童年時期女孩子從小就生活在一個完全是愛和聯係的世界裏,這使得他們極端重視那份相偎的實質關係。長大以後,感情的表達力、幻想力、甚至創造力也豐富了,於是她們就憑借著這各種能力來塑造自我深刻的愛戀去創造對方神奇的幻象。之所以稱為幻象,因為事實上他並非完美、更毫無神妙可言。這些奇妙的感受完全是女性一手虛構出來的。

痛失愛人之際,痛苦是必然的現象。遭到對方拋棄更是一件比死還殘酷的事實,因為它打擊了自我的價值和信心。在痛苦的深淵裏,那永無止境的哀傷完全是發生於堅強完美與懦弱無能之間的部位,回憶中的男人總是最美好的,而現實中的自己卻喪失了作為一個愛人、一個女人、甚至一個人的價值。

一個女人絕對不能賦予男人決定一切的力量,更不能讓對方左右她自我判斷的價值觀。不管在任何情況下,絕對沒有一個人有資格行使這項特權。可是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女人因為對方的移情別戀而否定自我呢?

那些一味自怨自艾的女人,她們總是覺得生命在不斷地折磨自己、影響自己,但是她們卻忽略了本身具有的影響力。她們的生命完全控製在他人之手,男人的來去沒帶來她們快樂的源泉、卻帶走她們快樂的能力。她們不但無法穿透男人虛偽的外衣,反將一切過錯歸在自己身上。自責並不能解決問題,隻會造成更沉重的苦澀。

尋找另一種愛情

想要擺脫創痛的陰影,首先必須破除自我創造的神妙幻象。不要執意地認為“我再也找不到那種感覺了”,要站在客觀的立場,以理智的觀點去了解一切。不管這份感情是好是壞,畢竟已經過去了,它應該像所有的往事一樣隻留下依稀的記憶。惟有真正承認過去了,才能進一步追求新的期望。

接下來必須要徹底分析感情破裂的原因何在,擔負起自己應該負的責任,也不要刻意替對方承擔罪過。我們必須明白一點,兩性交往的決裂絕對不是單方麵的錯,感情生活也不是光靠單方麵的優點就可以搭建成功的。沒有你的力量,這份感情根本不可能存在;沒有對方一丁點過失,這份感情也根本不會破裂。

許多女人在兩性交往的過程中忽略了很重要的因果關係。她們似乎與自我內在潛伏的力量喪失了關係,尤其在得知無法挽留對方的時候,她們更顯得乏力。最可悲的是,她們甚至以為暫時的無力感是永遠無法突破的無能。

男人可以拋棄一個女人,但是他絕對帶不走她的任何能力。她才是自我價值的主人,哪怕是再聰明再狡猾的男人也奪不走的。除非,她自己心甘情願舍棄自我。

任何人都無法貶低自我的存在價值,罪魁禍首根本就是自己。仍然徘徊在痛苦深淵的女性,請喚醒你內在的潛力,學習去喜歡自己、肯定自己。趕緊邁向一個有利的位置,大膽接收四麵八方而來的回應,你會找到更好的男人,擷取更嶄新的體驗。

最容易受到傷害的就是那些對自我價值不太肯定的女人。正因為她們對自我懷疑,所以事事以男人的思想和期許為皈依。她們情願毫不費勁地跟著男人,卻不願痛苦麵對自我的內心不足,久而久之,這份隱約存在的價值感和信念似乎消失殆盡,再也喚不回來了。這種無法麵對自我、無法自救的女人,永遠不可能掙脫煩惱。一個優秀傑出、具有堅定自我價值信念的女人,絕對不會陷入那永無休止的深淵之中。

痛苦之所以會延續,已經和那位無情漢毫無關係可言,這根本是個單純的個人價值問題。希望大家謹記,不論這份感情具有再美好再完整的特征,它必然是兩性共塑的,感情之破裂也是雙方需共同負責的。

在追求嶄新的愛情之前,必須將舊有的憤怒和創傷一掃而空。“天下烏鴉一般黑”的想法根本是逃避的借口,認為自己“無法再愛”更是一種自我保護,不敢涉險的托辭。

一個女人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具有充分的“愛的能力”,以對未來即將發生的戀情抱持著快樂的心態。未來的“他”必然和前者不同,但是一定具有另一種吸引人的特征。隻要給他機會和鼓勵,說不定會創造出一個更豐富的感情世界。隻靠形式上的約會是不夠的,你必須開展胸襟去體驗新的事物,以嶄新的思想領域去接納他,停止永無休止的比較。

人絕對沒有十全十美的,好男人也不是惟一的。有道是——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嶄新的感情世界未必比不上過去的一切。當然,最重要的是你必須先提升自我價值與信念。一個煥然一新的價值信念才能提供感情世界所需要的勇氣、自由和開朗。

女人的單向愛情

其實問題的症結在於一些女性根本不敢去麵對一份正常而親密的兩性關係,於是她就拚命去追求一些沒有結局、沒有回饋的愛情。

愛情和向往之間似乎沒有什麼分別,但是它們的確是不同的。愛情是一種滋潤;向往卻是渴望。健康的愛情是雙向式的,付出的同時我們得到無上的喜悅和滿足,而獲得的刹那更讓人有種自我肯定的喜悅。它是相互扶持、相互滋補、相互回饋的。

向往就不同了,它是一種強烈的內心渴望,期盼自己喜歡而欠缺的一切;它懇求對方的認可,甚至回饋;經由自我幻象,它創造出一份無可比擬的興奮。

一般人總是無法確切區分愛情與向往的真髓所在。說穿了,向往根本就是一種單向的渴望。得不到父愛回饋的小女孩,在她童稚心靈裏必然會發展出一股對父愛的強烈渴望;當她逐漸長大能夠判斷之後,她必定會認為“愛”和“渴望”根本是同樣的。其實渴望是有距離的,而愛情卻是貼切地參與,毫無距離地互相交流。意念模糊的女性往往隻懂得一味從旁向往,卻始終無法自兩性交流中得到愛意。就本質而論,向往是建築在“需要”之上,而愛情卻是立足在“擁有”之上。有個女人曾經對我說過:“當男人尚未表明態度的時候,我總是日夜思念,幾近瘋狂地愛著他。一旦對方有了回應,我卻又覺得乏味。”這完全是由於她錯誤的認識,她根本將兩性關係視為一種向往,一旦得到了回饋,她卻不知道該如何去麵對。

總而言之,她們追求的不是“擁有”的兩性關係,而是“渴望”的單向愛情。她們會找出各種借口來拒絕異性的回饋,繼而不停地另去追尋那些沒有結局的愛戀。惟有沒有回饋的愛情才能讓她們永遠沉醉在向往式的愛情裏。

正因為這些男人太過真實、坦誠、毫無神秘氣息,甚至唾手可得,所以他們無法激發女性內心向往式的愛情。這種謬誤的認識不知道使得多少男女陶醉在向往的悸動中,而無法確實地去擁抱愛的真諦。這實在是一件令人惋惜的事!

另外一種純潔

與異性交往不一定要談戀愛,單純的友誼也能建立起來。從女性單方麵來說,除了一個男人,還希望有更多的男性朋友,以代替兄弟、長輩的角色,來幫助其解決難題,分擔憂苦,而這裏沒有情欲或權利義務的糾纏。這種感情關係是令她們憧憬的。

但男性未必有如此高尚情操。有些男人,心胸狹窄,思想汙穢,麵對異性時,很難不生畸念,遇到對方誠意付出友情,就以為得到暗示,滿心歡喜,從而大膽行動。女性若表現矜持,就以為對方假扮淑女,故裝純情,矯揉造作。

相信異性友情的男人不多,女人在未了解清楚之前,切勿向男人交心。涉世未深的女孩子,常輕易把異性當父親、當兄長、當朋友。男人若擺出這樣一副純情姿態跟女孩交往,女孩須格外小心,男人往往說的是一套,做的是另外一套。

男女之間還是可以有友情的。一起喝茶、訴心事、閑聊、或者看場電影,都是很普通的友誼,隻要大家不存歪念,其實可以相安無事。

可是男人對兩性關係的觀念卻仍十分狹窄,兩人單獨相處時,很少不生畸念。修養好,頭腦冷靜,意誌力強的男人,會認清彼此的處境,並尊重女人的想法,珍惜雙方的情誼,因而能自我抑製,發乎情止於禮,不作越軌行為,這樣的友誼應予維持。

女人常常很天真,以自己的心懷度量對方的氣量,以為我抱著純潔的思想,付出純潔的友誼,不管對方是男是女,一律也會報以真心。當然,在男人中也可以有選擇地結交異性朋友,但必須認清目標,不要隨便相信男人的誠意。

年輕女孩最容易受騙,對於平日公事上經常接觸的人,邀約喝懷咖啡,吃頓晚飯,都無傷大雅,甚至做個朋友也可以。誰知有些男人是有居心,布下陷阱,到她們踩下去,才知後悔已晚。

朋友之道,貴乎互相扶持,危難中給予援助,所謂患難見真情,友誼應建立在這些基礎上。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朋友之間亦有很多需要互相幫助的地方,小者舉手之勞,大者疏財仗義,處處皆見交情。

最怕的是居心不良的男人,常借故給予女人某種程度的幫助,圖謀不軌。若是小恩小惠,不必受他施舍。女人的弱點是容易心軟,尤其當她們懷著感激的心情時,更容易墜入愛情的陷阱中。因此,女人必須經常保持高度警覺性,在開始請他幫忙時就看清楚結果,交情不是交易,乘人之危的男人,是不值得女人與之結交的。

你的愛情不要太大方

有人說,對於異性的愛情表現,不妨吝嗇一點,尤其是未婚女性,更不應輕易地委身於男性。如果你一旦把一切的一切都許給了情人的話,將會遭受遺棄。

男性大多出乎意外地羅曼蒂克,經常憧憬於女性的神秘性。

如果你毫不保留地說出心裏話,顯示出你是個老實人,他立刻就會摸清你的性情,變得放心而無所恐懼。

比較妥當的做法是,表現得慎重和保留一些。最好是縱使約會過好幾次也要讓他對你感覺到幾分神秘性,同時留給他一個希望——下回我一定要弄清楚。

此外,也有必要表現一下你的變化性。要是每一次的約會都采取同樣的調兒——同樣的表情,同樣的服裝以及同樣的談話內容,他立刻就會感到厭倦的。

感到悲傷時,你可簌簌地流下大顆顆的眼淚;感到不服的話,也可以盡情地發火,叫他吃吃驚。

我的一位友人,由於愛人跟酒吧間的女侍拉拉扯扯地糾纏不清,於是氣憤地將他叫到黑暗的戶外,給了他一個耳光。在這種情況下,切勿當著眾人給他難堪。那會有損他作為一個男子漢的麵子。那樣一來,兩個人之間的情感也就完了。反過來,如果在黑暗的戶外,沒有人看見的地方賞他耳光,他會把這個行為看做是一種強烈的愛的表現。

當男人的心出於厭倦而傾向別人,以致兩個人之間的愛情眼看著就要毀壞的時候,索性來個絕交的聲明:“我們就此算了吧。”有時也會生效的。不過,這是一種相當冒險的做法,有時他也可能同意你絕交的聲明,要緊的時機,在你尚未完全答應他的要求,也就是說,在你還不曾委身於他的時候,由於他的內心對你懷抱著期望和留念,他是不情願就此分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