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意誌力與人際交流(1)(2 / 3)

但是在準備演講的時候不要逐字逐句地記憶自己的演講內容,這會使你的演說失去流暢自然的特點,使你演說的思路受到幹擾,從而使你的演說變得不再生動有力。在背誦的演說和經過準備的即席演說之間有一個明顯的分水嶺:當大腦努力回憶記得不很清楚的字句,同時又試圖擺脫講演稿的影響的時候,一方麵失去了用詞的準確貼切,另一方麵也失去了演說的感染力。

準備的時候用語言來考慮,但是記憶的時候隻記它的思想而不要記憶表達思想的字眼。對思想內容的回憶必須是思考的結果,尤其是其中具有的某些邏輯聯係,而不是特意地背誦那些字句。

練習6:語言要連貫、有序。在大腦裏形成一些關聯詞,思考的過程中這些詞彙會自動出現在腦海裏。這樣麵對聽眾時它們可以作為自己思路的串聯和提示線索。但是最好是把自己的思想內容做合理的安排,這樣在演說的過程中,一個話題能自然地引出另一個話題。

然而,在準備的時候你應該很好地注意自己的關聯詞和過渡語句。人們往往發現很難終止一個問題的討論進入下一個問題,這是因為你沒有考慮到過渡,而當時你又不知道該怎麼辦。那麼在演講之前一定要保證,你完全知道怎麼在思想和段落之間進行聯係。

練習7:實地演練。抓住每次機會鍛煉當眾演講。進行有準備言。一定要在聽到別人的發言後馬上在腦海中準備自己的回答。

練習8:培養想像力。又一個與想像力有關的問題。你應該按照這本書裏提出的指導法培養自己的想像力。現在你有了發揮想像力的機會。帕爾默教授說過:“我們大部分人想像力的缺乏簡直令人覺得悲哀,想像力也就是一個人走出自我、設想他人心理的能力。”在你絞盡腦汁字斟句酌的時候,應該深入地洞察和思考所有的細節。

你不僅要用語言把事情考慮清楚,還要對你的話題可以引發的種種議論預先有所預見。如果是真理——感受它;如果是熱愛的情感——體會它;如果是快樂的情緒——享受它。所有目前的話題可能涉及的種種因素都要考慮進去,除了壞事之外。

練習9:把握事實。不要超脫地談起生活中發生的某件事情,好像它完全與自己無關——如果這樣,你的演說就不可能生動形象。但是你不應該隻滿足於這樣的意識——我和這件事情可以有什麼關聯呢?你要認真地考慮這件事情,而不是把它記下來,你要做到能夠在腦海裏把它栩栩如生地描繪出來。

不要隻滿足於對事物的性質有模糊的概念,而是要在腦海裏回憶起它所有的細節,並用語言敘述出來。當你用語言清楚地表達了這個情形,再考慮你希望這個場景對聽眾有什麼啟示。避免照相機一樣原封不動地照搬,記住你演說的對象有自己的想像力,他們討厭與事實相反的假設,如果你沒有具體而清晰地表達出來,他們就會喜歡用誇張放大的筆觸描繪你簡單勾勒的圖畫。這些用語言進行的思維準備過程,可以用下麵的方法來加各種東西的倒影,樹葉啦,枝杈啦,幹枯的樹皮啦。你希望讓水麵流動起來,形成細細的波紋和漣漪,於是你必須不時攪動湖麵的不同地方。但是你沒有用來攪動湖麵的東西。

湖岸是平坦的沙地,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讓你扔到水裏。於是你從遠處揀來一些東西,堆成一個小堆來用。現在你還沒有決定這個石頭是為了投向哪個方向,那樹皮是為了扔到哪一片葉子上,那一塊土疙瘩怎麼樣在湖麵上蕩起一片水花,你預先沒有安排這些細節。演說也是這樣。

你準備了大量的材料,隻為了一個大致的目標。為了達到實現目標的最好效果,你開始安排演說的材料。而具體的細節到演講的時候再根據情況具體決定。在腦海裏為公開演說做準備的時候,你的記憶不是任意而武斷的;你隻需要向自己保證你可以就某個問題表達自己的看法。在公開場合你發現自己隨時都可以用語言表達思想,因為你已經積累了足夠的材料,到時候你隻要從這些零散的材料中選擇相關的內容,加以利用就可以了。

很多演說者對一個問題有大致的輪廓之後就不再作進一步的準備了。這是一種懶惰的做法,他們的演說最終難以達到雄辯而有說服力的高度,因為他們的材料準備得不夠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