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華夏風雲 第七十章 曆史規律和疑慮(1 / 2)

船隊當晚就到達了鄞縣碼頭,陳天旭等人已經在碼頭等候多時,將火炮和炮彈用物品裝上馬車偷偷的運回莊園,陳天朔總算鬆了一口氣,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這些火炮將來必定能發揮難以估量的作用。心中想著,陳天朔一頭栽倒在床上睡了過去。

第二天剛蒙蒙亮,陳天朔就爬了起來,這時候莊園裏已經響起了叮叮當當的打鐵聲和雞鴨鵝的叫聲,中間還隱約夾雜著士兵們訓練喊口號的聲音。

陳天朔將炮營營長陳天旭叫到自己身邊,讓他安排炮營的士兵立刻開始訓練。由於之前沒有火炮,炮營的士兵都在充當步兵訓練,這次總算可以回歸本職。

陳天朔本人是個“大炮兵主義者”,他深知1792年的瓦爾密戰役已經充分詮釋了火炮在戰爭中的決定性作用,歐洲各國軍隊對於火炮的裝備和炮兵的訓練都極為嚴格,因此對炮兵格外重視。

憑借著遠超時代的軍事知識,陳天朔親自示範教導炮營士兵訓練。

由於炮彈爆炸的聲音太大,為避免引來官府注意,隻能訓練戰術動作,卻不能真正的實彈打靶,讓陳天朔和一眾炮營士兵都覺得很不過癮。

長達數月的訓練工作是繁重且枯燥的,步兵和炮兵的基本訓練工作終於完成,雖然與後世士兵訓練水平無法相比,但在這個時代,卻絕對是頂尖的水平!至於真正的戰鬥力如何,就要在戰場上見分曉了。

由於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影響,大部分士兵都認同步槍大炮之類的熱兵器威力要遠強於刀槍長矛之類的冷兵器,並且隨著訓練時間的增加,自信心也越來越強,紛紛盼著早日起事。

而陳天朔卻突然對起兵之事絕口不提了,每日隻是督促士兵們刻苦訓練!

這一日,陳天朔正在校場上督促士兵訓練,就看到陳奉孝從遠處急匆匆的走了過來,臉上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

“奉孝,什麼事情這麼高興?”陳天朔奇怪的問道,他深知自己這個兄弟是個喜怒不形於色的人,如今喜形於色,肯定是有大事發生。

陳奉孝左右看了看,說道:“大哥,你真是神機妙算。最新收到的消息,西南廣西地區果然爆發了大規模起義。那支起義軍自號太平軍,據說是由原拜上帝教教眾組成,首領自封為天王,麾下精兵良將極多,兵力強大,如今已經攻克了全州,正在進軍湖南!我覺得我們也該有所動作了,不然恐怕就要失了先機。”

陳天朔一臉平靜的聽完消息,看了陳奉孝一眼,說道:“有時候,後發製人也是一條製勝之道。此處不是說話的地方,你我去書房商議,叫上吳先生,還有幾個營長。”陳奉孝答應一聲,轉身去叫人了。

陳天朔自己不急不緩的踱步到書房,臉色依然平靜,內心卻是波濤洶湧。“太平天國起義終於爆發了,這一天終於到了。”

片刻之後,眾人都到了書房。

陳天朔站起身來,目光從在座諸人的臉上一一掃過,開口道:“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廣西地區又爆發了農民起義,且規模極大,已從廣西轉戰至湖南,現如今大清國內大大小小的起義已多如牛毛。我知道你們都疑惑為什麼我將起兵之事拖延至今!其實,我一直在等這個消息。至於等這個消息的原因,諸位都是飽讀詩書之人,我想問問,縱觀曆史,從古至今的改朝換代,第一批起義者可有成功的嗎?”

眾人相互看看,皺眉思索了片刻,都搖了搖頭。

陳天朔見此微微一笑,繼續說道:“這雖然不是什麼顛撲不破的真理,但確實存在。秦朝末年,陳勝吳廣首舉義旗,最終卻被後來者劉邦得了天下!隋朝末年群雄四起,瓦崗山、王世充等哪個不是兵多將廣,然後卻被唐太宗李世民一一剿滅,建立大唐盛世。元朝末年,紅巾軍劉福通首先起兵造反,卻被明太祖朱元璋得了天下,建立了大明朝!這樣的例子曆朝曆代比比皆是!雖然曆代王朝的開國皇帝都宣稱自己是天命所在,真龍天子,因此才能得天下。但我覺得,這裏麵未嚐沒有運氣使然。第一批起義者,雖然聲勢浩大,但樹大招風,也最讓朝廷關注,朝廷投入絞殺的兵力也最多,故而起兵成功者自古從未有之。但隨著朝廷實力的日益消耗,對後來者的鎮壓愈發無力,才能讓後來者日益壯大,最終成功!至於最後起兵者,實力弱小,早晚會被其他勢力兼並,也難成大事。因此,我們不能做第一批的出頭鳥,但也不能做最後一批,說到底還是需要合適的時機!如今天下大亂,四方群雄並起,清廷顧此失彼,實力大減。我想我們的時機終於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