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紅磚小廟(1 / 2)

這個說法倒是挺顛覆穆川的曆史觀的。

從小到大,每到過端午的時候,穆川總是要感慨一下,如果不是因為屈大夫投了江,每年也不會有這三天的假期可以放,並且還貢獻了粽子這種美味的食品。

(甜粽子都是異端!)

當然,每年的愛國主義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代騷人,愛國大臣屈原,因為君王昏聵,不聽諫言,輕信小人,以至於國破家亡,首都淪陷,屈原雖心憂而有力難施,最終在五月初五這一天,選擇投江自殺,以自己的性命,向君王做最後一次諫言,作《懷沙》絕命詞,而後懷抱泥沙,自沉汨羅江。

這是多麼偉大的愛國情懷,後世之人也多以此緬懷屈原,也因此,原本端午祭是早於屈原投江之前,南方民族的一項傳統活動,但最終卻變成了舉國上下懷念屈原的活動,這不得不說是一個人能夠存留在世界上最好的方式之一了。

但是,聽了雷一軍的講述,穆川卻感覺仿佛吃了死蒼蠅一樣惡心。

屈原其實是楚國禦用的大巫師,他的祖先召喚出了邪神,並輔佐前代楚王成功稱霸於郢,但是當戰爭形勢發生轉變之後,大巫和他所代表的勢力卻遭到了以楚王為首的其他勢力的排擠,屈氏不得已陷入沉寂,楚懷王時期對屈原的重用,很可能隻是懷王的急病亂投醫罷了,他妄想通過邪神之力讓楚國獲得和已經形成橫掃之勢的秦國相抗衡的力量。

但是很不幸,這個邪神很可能隻是個水貨,不僅不能幫助楚王再度稱霸,反而成為了楚國的大負擔,於是作為當代大巫的屈原兩次被流放,當第二次流放到玉笥山時,秦將白起攻破了郢都,順手把那個水貨邪神給宰了,然後或許將屍體帶回了中原,被秦王嬴政用周王室權力象征九鼎給燉了吃了。

聽到國都被攻破的噩耗,再加上自己信仰的神被人燉了吃了,作為大巫的屈原感到了生無可戀,於是便走下了玉笥山,跳進了山邊的汨羅江裏。

這樣解釋下來,屈原的光輝便不複存在,而隻是一個政治鬥爭失敗的自殺者罷了,穆川雖然覺得雷一軍說的不無可能,但還是固執的認為,屈原依然是自己記憶中的那個屈原。

當雷一軍說完了屈原與邪神的故事之後,便繼續開船,把船開到了岸邊,示意穆川先下船,把纜繩綁在了江邊的一塊大石頭邊上。

跳下船之後,雷一軍徑直走向了屈子祠,這裏是後世清朝乾隆二十一年才遷到玉笥山上的一座祠堂,並不是最早的屈子祠,原先的屈子祠已經不知所終,也不可考證了。

玉笥山並不高,兩人很快便走到了屈子祠的山門,雷一軍卻沒有進去的意思,隻是左右逡巡了一下,然後帶著穆川從一條被樹木掩蓋住的小道走了進去。

小道上鋪著青石,由於草木茂盛,如果不是仔細看尋找的話,一般人根本看不見這裏還有一條小路。雷一軍輕車熟路,帶著穆川沿著青石鋪就的小路一路向山麓走去,但卻離屈子祠越來越遠,穆川雖然心有疑慮,但還是跟著雷一軍,亦步亦趨地向前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