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有效說話的挑戰(5)(1 / 3)

我們當中不見得都是某一專業的老師,可是我們每一天都會有許多時候要用言語來對別人說明什麼。如父母教訓子女,如向鄰居解釋修剪玫瑰的新方法,如與其他觀光客就最佳旅遊路線交換意見等。所有這些場合都離不開說話,而且需要清晰、連貫的思考,需要強勁有力的表達。第八章所介紹的有關說話技巧,同樣也可應用於這些場合。

第二,在工作中使用有效的說話技巧

溝通的方法也會影響我們的工作,現在便來進行這方麵的討論。身為銷售員、經理、店員、部門主管、團隊領袖、教師、牧師、護士、主管、醫生、律師、會計師或工程師,我們都身負某一方麵的職責,需要向有關人員解釋專業領域裏的知識,並對他們給予職業性的指導。我們是否能以清晰、簡明的語言來做這些解說,經常是我們的上司用以判斷我們能力的尺碼。從事“說明”性的演說練習,可以使我們養成快速思考與敏捷用詞的技巧,然而這種技巧卻決不限於正式的講演。它也可以每天為我們每人所使用。

第三,尋找機會當眾說話

在日常用語中使用本書中的法則,常會使你獲得意外的大豐收。除此以外,你還應尋找和利用每一個可以當眾說話的機會。怎麼做才能達到這一目的呢?比如,你可以參加某一個使你有當眾說話機會的俱樂部。你不要隻做一個不活躍的會員,隻做個旁觀者。在這個俱樂部裏,你要施展渾身解數,協助處理委員會的工作,大多數這樣的工作都是要到處求人的。設法當當節目主持人,這可以使你有機會去訪問社區裏的優秀演說家,而你自然也就必須擔負發表介紹詞的任務了。

利用本書中的建議做指南,盡早開始做20至30分鍾左右講演的練習。讓俱樂部或組織裏的人曉得你在準備對他們講演。籌募基金的組織會尋找誌願人員替它們作宣傳,他們會向你提供一套講演的秘訣,這對你準備演說會有極大幫助。許多重要演說家便是如此這般起家的,其中有些甚至可謂異軍突起,成就非凡。且以薩繆爾姆·萊文森為例吧,他是一名廣播和電視雙棲明星,還是一個全國各地的人都想一聽為快的講演者。他過去在紐約任中學教員,平常喜歡就自己最了解的——像自己家庭、親戚、學生,以及工作當中不尋常的方麵,發表簡短的談話。不想這些談話竟在聽眾那裏產生了熱烈的反應,不久,他就被請去對許多團體發表演說。盡管這些外務大大影響了他的教書工作,但他已是許多廣播節目裏的特別來賓了。不久,他便把自己的才華完全轉向娛樂界了。

第四,必須堅持

我們學任何新東西時,像法文、高爾夫球或當眾說話,其進步從來就不會是穩步前行的。我們的表現會是波浪式的,它在經過一段高潮後,會突然停止,它有時甚至可能還會滑坡,失去原先已斬獲的一些陣地。這種停滯或者衰退的現象,是所有心理學家都甚為了解的。這段時期且被稱之為“學習曲線中的高原地帶”。學習有效講演的學生們,有時也會在這些高原上受阻達數周之久。也許他們辛苦努力了半天,就是無法再往前行。意誌薄弱者便會絕望而放棄,有膽識的勇者卻會堅持下去。在挺過這一階段後,他們會忽然發現,幾乎是在一夜之間,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奇跡就發生了,他們已經能一躍千裏了。他們像飛機一樣由高原起飛,陡地升入空中,使自己在講演中獲得了信心。

你也許會像本書中其他地方所說的那樣,當最初麵臨聽眾時,總會經曆一些恐懼,一些震撼,一些精神上的緊張。即使曾做過無數次公開演出的大音樂家,也會有相同的感覺。帕德列夫斯基在快要在鋼琴麵前坐下時,還總是緊張地摸弄著袖口呢。可是等他一開始彈奏,他所有的恐懼就如八月陽光裏的霧,瞬間消逝無蹤了。

他的經驗也可以作為你在經曆此情境時參考。隻要你能堅忍不拔,不久你的所有顧慮就會一掃而光。包括這種初期的恐懼,在你說過了開始的幾句話以後,就會完全控製住自己,度過這一關以後,你就會自信而歡喜地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