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序 我感激這樣的相逢(1 / 1)

一 序 我感激這樣的相逢

我感激這樣的相逢

麥家

隻是十天前的事,但記憶卻出賣了我——我想不起他的長相。也許原本就沒留下什麼記憶,一麵之交,又在幾百人的會上(指參加作家代表大會),鬧哄哄的,人走馬燈的來去,潮水一般洶湧。潮水不負責沉澱,潮水有火的屬性,撕毀,蹂躪,卷走,以卷走的形式消滅存在。有一點印象,像被潮水拋上岸的一枝柳條:我在匆匆前往,與張國雲匆匆相遇。

前一天晚上,我看過花名冊(指大會的作家代表),有印象。我一向被人譽為記憶驚人,我以為這並不言過其實。近四百人的花名冊,我一邊打電話一邊翻看,多數被我腦袋俘獲了。我腦海裏還有另一個關於他的單位信息:朱某,朋友的朋友,吃過兩次飯。似乎是為了找話說,我對他提起這個信息,得到確認。很遺憾,我現在能確認的也隻有這些,我想調出他的頭像,一片空白。

也許是我當時心不在焉,也許是他長得太標準了,就像他的名字,標準的尋常,容易遭記憶漠視。沒過幾天,收到他的一條短信,我在一天多後看到,大意如下:江蘇文藝出版社要出版我一本寫西藏的長篇散文,你有藏北經曆,希望抬愛作序,雲雲。盡管措辭十分客氣,但我還是斷然拒之。這些年我總是被人這麼要求著,拜讀、賜教、寫序、作評……如果不下狠心,不立規矩,我休想安靜一天,更不要說寫作。名氣大了就是這樣,不是你的好事朝你懷裏躺,不是你的壞事也朝你撲上來。無毒不丈夫,我下了狠心,公開申明,不給任何人寫序作評。他尊重我的規矩,又不完全放棄要求,退而求之,希望我寫一句話。我心裏想的還是拒絕,隻是改變了拒絕方式:你把稿子送來我看看再說。至於送來看不看,那是我的秘密,也是我的自由。說實話,我會讓助理先看,助理說好我才會去看。助理跟我多年,趣味相投,水平相當,值得我信任。

晚上有應酬,回到家已十點多,看到案台上放著一摞A4稿子,上麵用我的煙鬥壓著一張小紙條,留言:活來了,看吧,這書值得你讀。便放在床頭,準備睡前讀。我的睡眠都是文字銜來的,依著柔和的燈光,帶著淡淡的書香、想象中的墨香安然入睡,這是我幾十年的習慣。但是這天晚上,文字失職了:我失眠了!

西藏,那曲,申紮,藏羚羊,野犛牛,武警水電部隊,劉源將軍,甲崗電站,查龍電站,馬麗華,紮西達娃,紮什倫布寺,大昭寺,小昭寺,無人區,骷髏牆,翻山越嶺,車翻人仰,命懸一線……等等,等等,逝去的時光,沉睡的記憶,久違的老友,黯然失色的雪域風光,漸行漸遠的心悸魂散,好了的傷疤,忘掉的痛……一切的過往,如花開,如草長,如水流,如雲走,如雪地裏的青草,在烈日的照耀下逐漸呈現在我眼前。我感激這樣的相逢!

時光在魔法中倒流,記憶如一張靈敏的弦,在流水淙淙的山路上,淺吟低唱。我曾經也有三年藏區工作經曆,作者去過的地方我大多去過,他品過的酸甜苦辣、天上的風光、地下的恐懼、世間的離奇、人間的非凡,我也大致感之受之過。

也許,我喜歡這本書,是惺惺相惜,是愛屋及烏。換言之,我擔心自己的感受不具客觀性。所以,第二天上午我問助理為什麼推薦我看這本書。她反問我,難道你不覺得好嗎?我說,好在哪裏,我想聽聽你的感受。她說,首先這書很好讀,語言不生澀,以第一人稱講述,給人一種親切感,帶入感;其次,可以感覺到,作者見多識廣,知識儲備豐厚,生活熱情飽滿,是一個有生命厚度的人(原話如此);再次,作者對苦難的理解,對生死的參悟,對大自然的敬畏,對風土人情的包容和欣賞力,反映出他內心的寬廣和聰敏。我問,難道沒有遺憾嗎?她說,有,作者在敘述中有時過分仰望自己的知識和見聞,有炫耀之嫌,失之質樸。

我覺得她說的有道理。

麥家

2013-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