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培育知識產權服務業 支撐創新驅動發展(1 / 2)

培育知識產權服務業 支撐創新驅動發展

訪談

作者:沈剛 劉佳

2012年11月13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發改委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知識產權服務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作為指導我國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的專項政策,《意見》出台的原由、作用是什麼?對於我國經濟發展的意義何在?針對這些社會各界關注的問題,《經濟》記者專訪了《意見》的牽頭擬訂單位——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甘紹寧。

《經濟》:《意見》出台的背景是什麼?

甘紹寧: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推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壯大”。發展現代服務業,是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突破口。加快發展服務業,不斷提高服務業比重和水平,已成為創新驅動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知識產權服務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高端環節,涉及專利、商標、版權、植物新品種等各類知識產權“獲權—用權—維權”相關服務,促進智力成果權利化、商用化、產業化。

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日益得到國家重視。2011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高技術服務業的指導意見》發布,知識產權服務列為高技術服務業重點領域。2012年12月,國務院《服務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出台,知識產權服務體係成為服務業總體規劃的4個重要支撐體係之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有關文件精神,培育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新優勢,2011年下半年起,國家知識產權局牽頭《意見》的研究製定,經過1年多的努力,與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農業部、商務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版權局、林業局等8部門聯合發布了該《意見》。

《經濟》:《意見》提出,到2020年,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目標是與科技經濟發展深度融合,為科技創新水平提升和經濟發展效益顯著改善提供支撐。知識產權服務業是如何帶動科技經濟發展的?

甘紹寧:知識產權服務業對推動科技創新、提高生產效率和促進經濟增長起著關鍵作用。創新型國家的科技創新對國民生產總值(GDP)的貢獻率高達70%,美國甚至高達80%。20世紀40年代以來,技術創新為美國貢獻了約3/4的年均經濟增長率。企業創新和產業升級的需求,催生和造就了知識產權服務業。高水平的知識產權服務,也促進了傳統產業轉型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成長,成為科技經濟穩健發展的新引擎。

當今世界,國際競爭越來越多地表現為知識產權的競爭。企業遭遇的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日益激烈。我國已連續10年成為美國337調查的最大目標國,僅2012年就遭受337調查13起,數十家企業涉案。大力發展知識產權服務業,可增強市場主體的創新能力,促進品牌全球化,優化技術貿易結構,為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保駕護航。

同時,大力發展版權等知識產權服務,有利於保護優秀創意成果,提升版權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促進文化產業和創意經濟發展。而且,大力發展農產品地理標誌和農作物種業等知識產權服務,可優化現代農業和林業的產業布局,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

《經濟》:有人說,如果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及管理比作知識產權製度的四大要穴,知識產權服務就是知識產權製度的經絡,沒有暢通的經絡,要穴的功能就很難順暢有效地發揮作用。您認為,知識產權服務業的作用是什麼?

甘紹寧:知識產權服務貫穿於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的各個環節,直接關係到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實施成效。

知識產權創造環節,知識產權信息檢索分析服務可幫助創新者選準研發方向,合法利用已有智力成果,知識產權代理服務也可及時將創新創意成果轉化為受法律保護的財產權利;知識產權運用環節,知識產權價值評估、許可交易、質押融資等服務將加速知識產權的商用化和產業化,使之轉化為“真金白銀”;知識產權保護環節,知識產權法律服務讓財產權利獲得最大限度的實際保護;知識產權管理環節,重大項目投資、技術引進、市場布局、企業行業戰略規劃,均需要知識產權服務提供支持。可以看到,知識產權工作相關的各個重要環節,均離不開優質高效的知識產權服務。因此,必須大力發展知識產權服務業。

《經濟》:《意見》指出的我國知識產權服務業重點領域有哪些?您認為當前我國知識產權服務業處於什麼樣的發展水平?

甘紹寧:目前,我國知識產權活動已進入曆史性活躍期。《意見》明確了知識產權服務業的6個重點領域,分別是知識產權代理服務、知識產權法律服務、知識產權信息服務、知識產權商用化服務、知識產權谘詢服務和知識產權培訓服務。從發展來看,知識產權代理服務為我國知識產權事業快速發展發揮了良好的支撐作用,同時,知識產權預警、質押融資、專利保險和知識產權評議等服務向產業延伸,知識產權服務新業態不斷湧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