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1 / 2)

引言

我特意借用幾位哲人、作家和學者的話作為開篇,或許觀點不算精準,但從中可以窺見人類對土地的心聲。

從終極意義講,人來源於大地,終將回歸大地,這是人類永恒不變的自然規律。

土地是潔淨的,她接納一切自然的汙物,使之重歸潔淨和美好。真正肮髒的東西是她不肯接納的,如人類的工業廢物及因靈魂扭曲和世俗利益而引起的亂墾濫伐。

我們應當向一切虔信民族學習一個基本信念,就是敬畏自然和大地。我們要記住,人是大地和自然之子,在總體上隻能順應自然,不能征服和支配自然,更不能損毀和踐踏自然,無論人類創造出怎樣偉大的文明,自然永遠比人類偉大。我們還要記住,人誠然可以親近自然,親近土地,認識自然,認識土地,但這是有限度的,自然和土地有其不可接近和揭穿的秘密,各個虔信的民族都把這秘密稱作神,我們應當尊重這一秘密。

因為盲目無知的現代人的胡亂開發征用,使得城市到處是鋼筋水泥澆築的高樓大廈和柏油馬路,藍天遮蔽,空氣窒息,即使是成熟的秋天和收獲的時節,再沒有紅葉天、黃花地;再沒有碩果累累,滿目金黃。世間似乎真的沒有了季節、融雪和歸來的候鳥……沒有了天地。

在原先的鄉村中,一切還保留著上帝創造時的形態,記錄著季節和光陰。可受世風的影響,現在農村的土地也被大塊大塊地無益征用和開發……豈不知土地是上帝,土地是神明,土地是主宰……沒有土地,人就成了流浪的孤兒,淪落為孤魂野鬼。古今中外,圍繞土地,演繹出很多故事。大小戰火諸多圍繞疆土燃起,親族紛爭基本因土地引發,王權和皇位爭奪多半江山成為導火索……長期以來,人們對土地形成頂禮膜拜,反之則是叛逆、是作孽、是犯罪……並將遭受上蒼地警告和懲罰。深信很多人都喜歡如此關於大地女神的述說:土地的故事個個都質樸純真,若大山一樣正直,沒有絲毫的粉飾和偽裝,打開古典文學的典籍《詩經》,處處是火熱勞動的歌謠和美妙如畫的圖景:“采采苤苡,薄言采之,采采苤苡,薄言有之。”通篇的文字都在餘音中嫋嫋不絕,若遠若近,時斷時續。那黃昏回落的歌謠,悠遠深情,恒久不息。柔柔的是田野的微風,盈盈的是土地的麥浪。在這柔柔盈盈中,整片土地就不會顯得蒼涼空曠。唯有這片土地上的生靈真實平和地生存著,因此就有了晴朗的寂寞,雲和風統統不知躥到哪個角落裏去了。

土地養活了我們,她像母親一樣深愛自己的兒女,土地至真的情感演繹著多少的淒美和蒼涼;土地是祖輩的血肉堆積而成的,這讓我們不能忘卻。在這千溝萬壑傷痕累累的土地上空掛著幾千年始終如一的明月;對於今天,土地是一首深沉古老的民謠,歲月的逝去,耕者的辛勞,詩人的苦吟,收獲的喜悅,女人拖著孩子的囈語……嚐百草的炎帝,親身耕耘的黃帝,瀟灑飄逸的李白,沉鬱傷感的杜甫……每個深陷在無助中無法超越的人都會徘徊在這土地上,去追尋他們最後的慰藉,讓靈魂和肉體最終擁入土地的懷中,土地的命運與他們的命運交織在一起,一直衍傳至今。土地有著鮮明的愛與恨,在其沉默的背後,醞釀著一首幽婉雋永的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