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跨越四千年的建築(1 / 2)

一樓是一個大廳,在大廳的最裏麵有一個樓梯通往二樓,樓梯是用石頭累積出來,看上去還真的有些像是二三十年代之前的上海別墅。

我們在房間裏麵左右的來回觀察,房間的牆麵是用石頭壘起來的,牆體用泥巴磨平,在牆上掛著一些裝飾。

在大廳的中間我們,發現了一個用石頭壘起來的爐子,看樣子這些人離開之前,應該還使用過,正在我們準備上二樓時,火麒麟在前麵攔住了我們。

伸手指向旁邊一個門口,我們轉頭看去,隻見此時的楊佳垚,正在樓梯下麵一間房子裏麵看著什麼,我走了過去將門打開,最讓我們難以想象的事情發生了。

我本以為這裏會是一個儲藏室,卻沒有想到這裏竟然是一個洗手間,為什麼會說是洗手間不是廁所,因為這裏太先進了,誰都沒有想到,會在四千多年前有人就發明了衝洗的馬桶,甚至連同洗浴洗手池都有。

這個發現讓我們十分的吃驚,隻見整個洗手間的麵積在五六平米,在洗手間的上方有一個大木箱子,看樣子是用來蓄水用的,而馬桶是用木頭摳出來的,並且最先進的地方是馬桶通往下水道的地方,有一個擋板。

在馬桶旁邊有一個石頭,在另外一邊還有一根繩子,隻要拽動這個繩子,馬桶的擋板就會馬上落下,我用手電往下照了照,發現下麵的下水道是用石頭開鑿出來的。

並且是利用了彎曲的結構,這可太不可思議了,最讓我們好奇的是,在馬桶的周圍有著一圈細小的竹子,上麵有著許多的小孔,並且在馬桶與上麵木頭連接處,也是用竹子連接在一起。

在連接到馬桶竹子的中間,竟然還有一個上下可以搬動的閥門,我用手搬動了一下竟然還能用,上下仔細的打亮了一下,發現在閥門的下麵有一個接口可以打開。

我將接口打開,發現裏麵是一個圓形的閥門,其實就是用一個圓形行的薄木片,將竹子內測堵死,隻要一按動閥門,上麵的水應該就會流近馬桶裏麵,將裏麵的廢物衝洗走。

這裏麵的淋浴也是由竹子從上麵延伸下來,隻不過這個木桶是單獨分開的,看樣子應該是用來裝熱水。

最有意思的是它的開關,由於過高並沒有用手板的閥門,而是用的繩子,連接在一個一個T字杆上,用力拉這邊的繩子便會將閥門打開,在拉另外一邊的繩子閥門被關上。

並且淋浴的浴頭是用木頭掏空出來,在上麵開鑿出許多的小眼,而洗手池也是利用了,馬桶差不多的原理,隻不過這是一個樹根粗大,根部細小的樹幹,將中心部掏空出來,倒立放在地上,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洗洗手池。

而水管也是用竹子,從上麵延伸到洗手池的前麵,至於水龍頭是在竹子水管上,開鑿出一個斜著向下的小孔,在用細小的小竹子插進小孔中。

閥門在水龍頭的上邊,和馬桶是一樣的閥門。

至於這些下水管應該全部都,通向馬桶所在位置的排水道,我們看到這些都不由自主在想一個問題,研究這個城市的人該不會是穿越過來的人吧,這裏除了沒有電,怎麼看都像是二十一世紀人類所用的設備。

馬桶中國自古就有,但抽水馬桶的出現,最多也就是一百多年前,還是外國人發明的,但設計這個洗手間的人,卻很好的利用了這些東西,甚至知道利用下水道將排泄的廢物衝走。

雖然說這些事情,在現在人的眼睛裏麵看起來沒有什麼,但在四千多年前的人類能想到這一點,可不比愛迪生發明電燈泡差。

現在的人類能很好利用,一切的條件那還是因為,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來的財富,我們的祖先最早知道將肉烤熟,吃最有營養,所以才演變到人類發明了許多美食

幾千年的知識積攢到了現在,我們才能看到如此美好的社會,人類為什麼能不斷的進步,那正是因為不斷的發掘,最早先的人類出現,隻是為了能吃飽肚子。

多少年之後的進化,他們才越來越聰明,知道自己需要修建房屋,需要出去打獵為生,當有了吃的有住的他們才會想到要繁殖,要繁衍下一代,自己老了之後打不了獵物,所以需要自己的後代來養活自己。

所以孝道才出現,沒有了這些那麼人類就不會有自己的文明,人類也不會成為生物鏈最頂層。

不知道曆史進化的人,看到這些也不會當做多大的發現,但我們卻是深知曆史的變化,看到這些自然會感覺到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