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是指明成祖朱棣命三寶太監鄭和從太倉的劉家港起錨(今江蘇太倉市瀏河鎮),率領兩百多艘海船、2.7萬多人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包括印度 洋的國家和地區,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裏、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東非、紅海。[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最多(240多艘)、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歐洲國家航海時間早幾十年,是明朝強盛的直接體現。鄭和的航行之舉遠遠超過將近一個世紀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的航海家,如麥哲倫、哥倫布、達伽瑪等人,堪稱是“大航海時代”的先驅,是唯一的東方人,更是比馬漢早五百年提出海權論[2] ,更有說法稱鄭和最早發現美洲、澳洲、南極洲。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眾說紛紜,一說宣揚大明威德,明史·鄭和傳中記載:“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一說尋找建文帝朱允炆,明史·鄭和傳中記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覓蹤跡”;一說發展貿易緩解財政,有未被抹殺幹淨的史料稱鄭和下西洋使“貧民致富”、“國用羨俗 ;另有包抄帖木兒帝國、 掃蕩張士誠舊部、解決軍事複員問題等說法。
以上的陳述是在網上所找,正文將在九月十四號發布,敬請期待,讓我們探索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將所有的寶藏藏到了哪裏,兩萬軍隊又消失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