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寶妙樹
天地未分之時,有大神手托神器七寶妙樹,來到當時的混沌世界。他在七寶妙樹杈尖上放置了黃金、白銀、吠琉璃、頗胝迦、牟娑落揭拉婆、赤真珠、阿濕摩揭拉婆七件法寶,也不知經過了多少年,七寶妙樹的法力與這七樣法寶的法力融為一體,混沌世界被打碎。混沌既分,陰陽剖判;輕清者上浮而為天,重濁者下凝而為地。世上萬物相列序位,陰陽五行各諳其道。七寶妙樹懸於天地之間,人神共同景仰。
至共工氏戰敗,頭觸不周山。天柱折、地維缺,天傾西北,地陷東南。七寶妙樹也由此墜落人間。
七寶妙樹墜落人間後,失落了杈尖上放置的黃金、白銀、吠琉璃、頗胝迦、牟娑落揭拉婆、赤真珠、阿濕摩揭拉婆七件法寶,整個世界秩序大亂。妖禍橫行、山脈走向逆轉、桑田下沉為海、市鎮變為沙漠、無數人民失蹤。
其後,女媧娘娘采五色石煉之以補蒼天、斷鼇足以立四極,並且遍曆神界、冥界、人間,終於找全了這七件法寶,把它們放回七寶妙樹枝杈上,世界又恢複平靜。
隨後,上天垂向,令聖人開創宗教教化各地民眾。佛陀在天竺恒河流域創立佛教;老子出函古關而建道教;女媧娘娘順天應人,將七寶妙樹留置人間供奉。最先供奉七寶妙樹的就是新婆羅門教(現在的印度教)的大神梵天,隨後轉由佛教供奉。佛陀曾手執七寶妙樹來到當時的中國,與道教祖師老子和原始天尊一道,共同挫敗了通天教主的萬仙陣。於是,後世便因此把這個開創天地的神器認定為佛陀所作,至於它開創天地的典故也由此不傳。
到了東漢年間,佛教由西域沿絲綢之路傳入中國。數年的發展,已成為東方大教,其鼎盛程度遠遠超過佛教的發源地天竺。所以,天竺的高僧便把七寶妙樹從天竺送到了中國。
(二)樂僔
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高僧樂僔禪師奉中原佛教的差遣沿絲綢之路西行去迎接七寶妙樹。
一日黃昏,他走過敦煌三危山與鳴沙山之間的大泉河畔,遙望西方的天空,渲染了一片紅霞,近處是杏黃色襯托著藍色的高空。在雲塊的空隙處,露出藍色的線條,非常鮮豔美麗。
他忽然看見三危山上一派金光耀眼,在山頭的上方不知從何處飛來一隊乾達婆神。
每一個神祗均是束發髻、戴珠冠、赤裸上身、項飾瓔珞、臂飾寶釧、麵容豐滿、眉清目秀、身材修長、昂首挺胸、體態輕盈。身著飄曳的長裙,飛舞的彩帶,迎風舒卷。
乾達婆神四周天花旋轉,雲氣漂流。襯托著眾神迎風飛翔,身輕如燕、瀟灑自如、嫵媚動人。有的雙手合十;有的手執蓮花;有的手捧花盆;有的揚手散花;手持箜篌、琵琶、橫笛、豎琴等樂器,從左右兩側向中間環繞飛行。或腳踏彩雲,徐徐降落;或昂首振臂,騰空而上;或手捧鮮花,直衝雲霄;或手托花盤,橫空漂遊。一時間,千姿百態、千變萬化。
霞光萬道,閃爍的光芒中,眾乾達婆神隱去,又顯現出代表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三劫佛的萬千佛像;由此,他得到我佛的偈語,便不再西行,立即在身後的鳴沙山崖壁上,“架空鑿岩,造窟一龕”。
隨後,又有一位叫法良的禪師,來到樂僔所造的窟旁,又開鑿了一個洞窟。自此之後,曆代修造不絕。後世的人們認為天下造窟工程“莫高於此”,於是將該石窟群定名為“莫高窟”。
(三)法顯
樂僔禪師始造莫高第一窟,他的創舉是空前絕後的。然而,他卻未能完成迎接七寶妙樹的使命。不知是何原因,七寶妙樹在由西域送往中國的途中莫名失蹤。中原佛教數次分派高僧西尋。
法顯禪師是中國第一位西行到天竺尋找七寶妙樹的高僧。
東晉隆安三年(399),他協同慧景、道整、慧應、慧嵬四人自長安出發,沿絲綢之路北線西行,花費了數年的時間,終於在沙漠的深處發現了七寶妙樹的神光,由於機緣未到,無法取得七寶妙樹。為了給後人留下找尋七寶妙樹的線索,他在《佛國記》中寫下:‘自長安西行數日,計六千一百裏,得至古鄯善國。此地城郭巍然,而人煙斷絕。再西行數裏,憑空可現乾達婆城,七寶妙樹神光即源於此。遠望,其城駝鈴悠悠,商賈不絕;及到,城郭如雲懸空;臨之,風輒引去,終莫能至雲。而城周多沙河,沙河中有惡鬼熱風,遇則皆死、無一全者,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唯以死人枯骨為標幟耳。’
(四)神話
數次大規模的西尋未果,七寶妙樹失蹤的消息不脛而走。使世人更堅信七寶妙樹具有改天換地的巨大神力。於是在其後的一千年間,沙漠中流傳著七寶妙樹的神話,人們紛紛踏上絲綢之路,去找尋法顯禪師所說的乾達婆城。然而,乾達婆城形如鬼魅,可望而不可及。
時間進入南宋,七寶妙樹到了該出世的時候,屢屢在沙漠中閃現神光。來自中國、天竺、契丹、吐蕃等的各路尋寶人馬,更是趨之若騖,頻繁的進入沙漠深處,希望得七寶妙樹而後快。一番尋寶的較量就此拉開,我們的故事也由此開始。
二、山雨欲來
(一)泥馬渡江
泥馬寺。始建於南北朝。據傳為梁武帝監督建造。寺廟接近竣工之時,寺中心的一座七層浮屠塔屢建不成,時人不知是什麼原因。忽有一日,從天而降一匹五彩泥馬落於七層浮屠塔頂,於是浮屠塔得以成就,寺廟也因此而得名。
該寺首任主持,精通佛理的圓觀禪師,洞悉了天降泥馬的玄機。於是他在寺廟的照壁上留下一段偈語,以作為對後人的醒示。偈語雲‘泥馬渡江,浮屠塔倒,舍利飛升,七寶樹現。’圓觀禪師圓寂前,將此中的因果作為寺內一個最大的秘密,告知繼任的主持,並由寺中主持一代一代的口口相傳,保留下來。
光陰荏苒,轉眼過去六百年。到了宋徽宗宣和年間,泥馬寺主持已曆傳十七世,現任的主持是玄業禪師。
一日,玄業禪師正在寺中早課,忽然聽得寺中鍾磬聲大作,接著又傳來震天的巨響,和眾僧的驚呼聲。禪師心血來潮,循聲來到發聲的地點。隻見眾僧圍攏在寺中浮屠塔的四周,塔體正在劇烈震晃,塔周的青磚、琉瓦紛紛崩落。塔身發出震天動地的巨響,好象隨時都會倒塌。眾僧茫然無措,忽的又是一聲巨響,塔頂的泥馬似活了一般,掙脫浮屠塔的禁錮,向著寺院內一跳、一縱就逾越了寺廟高大的院牆。
眾僧跑上寺內最高處的鍾鼓樓,向著泥馬的去向遠眺。隻見那匹泥馬似離弦之箭,已經去遠。約略入目的隻見它馳到江邊,縱身跳下,在江中兩三個起伏,又跳上對岸,絕塵而去。
浮屠塔失了泥馬的鎮壓,又晃了兩晃,倏的崩塌,爆起漫天的塵土。沙塵蔽目中,隻見一個紅彤彤的光球從塔底飛出,在沙塵中旋繞了兩圈,飛射向一個小沙彌。小沙彌驚慌失措,未及反應,那個光球直入他的胸口,在他胸前眩目的一亮,憑空消失。
玄業禪師自語‘原來選定的人竟是他。’他閉目冥思了半晌,才慢慢睜開雙眼,掃了一下院內已成狼藉的碎磚爛瓦,然後對身邊的知事僧說:“把這個沙彌和他的師父叫到方丈,我有差事給他們。”
(二)懷壁其罪
戈壁。
精疲力竭的三個商客在一支騎兵的追擊下,猶自拚命奔跑。
騎兵吆喝鞭打著坐騎,離這三個商客已越來越進。他們手中的刀斧閃爍著噬人的寒光,好象馬上就能將商客搏殺於刃下。
散亂堆置的砂礫不斷將徒步奔跑的商客絆倒,腦袋磕在砂石上,血流了滿臉。其中一個已近崩潰的商客不願再逃,歇斯底裏的衝著追來的騎兵大喊:“我什麼都不知道,我投降。”他的話音未落,騎兵的前鋒已追到近前,他隻看到寒光一閃,大好頭顱就衝天飛去。飛出好遠,才落地,落地後又滾了幾下才停住。頭顱上的眼睛睜的很大,他到死都不知道騎兵為何要追殺他們。
另兩個疲於奔命的商客看到同伴被殺的一幕,失足從一個大沙丘上滾落,一個高大的烽火台進入視線,他們似乎看到救命稻草,拚命奔去。
烽火台上傳來一陣密集的梆子響,然後就聽見有人下令:“敵兵犯境,放箭。”無邊的箭雨飛射而下,連騎兵的前鋒都被射倒了幾個。
騎兵大隊停住,沿著沙丘擺開陣勢。一騎黑馬載著一位胡人將軍越隊而出,他低頭看了一眼兩個遍插羽箭,猶在垂死掙紮的商客,目中閃過一絲惋惜,雖然沒說話,他身邊的兵士依舊可以感覺到,這兩個商客一定知道將軍苦苦追尋的秘密。
一個商客在死前也要弄明白事情的原委,他問他的同伴,“他們為什麼要追我們?你到底看到了什麼?”
身邊的同伴被射在咽喉上的羽箭刺穿了氣管,他喉中‘咯、咯’作響,終於用盡最後的氣力喊出了四個字“乾達婆城……”
三、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是指古代中國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從古都長安到伊斯坦布爾直線距離七千一百公裏。以長安為起點,沿河西走廊西行,經敦煌到達玉門關。自玉門關出西域,有兩條主要路徑:
一條經塔裏木盆地的鄯善,沿昆侖山北麓至莎車,稱為南道。南道西出蔥嶺至中亞的大月氏、安息。
另一條經車師前王庭,沿天山南麓西行至疏勒,稱為北道。北道西出蔥嶺,至中亞的大宛、康居、奄蔡、由奄蔡南下抵安息,由安息向西至大秦(羅馬帝國)。
由於當時中國的絲織品在國際上享有盛譽,而通過這兩條通道輸出的商品,也主要是絲織品,因而被稱為“絲綢之路”。
(一)高僧
一位麵目清臒的僧人帶著一個年輕的小沙彌正走在這條路上。
“師父,走了這麼久了,我快渴死了。”小沙彌在一旁叫苦。
“胡嚕,修行之人應能承受常人無法忍受的痛苦,這才走了兩天,你就受不了了。”老僧目帶責備的看著小沙彌說。
“師父,這沙漠裏這麼毒的日頭,又沒水喝,你又一句話也不說,又渴又悶,我快撐不住了。”胡嚕說話時,眼睛機靈的轉動著。
老僧立刻明白了小和尚的意思,他微微一笑,道:“你想說什麼?”
“師父,我聽你說。”胡嚕嘿嘿笑著答。
“你呀。”老和尚麵帶慈祥的微笑,似讚許,又似褒獎。“咱們走過多少地方了?”他問。
“這個我知道,進了這片沙漠,先經過的是涼州,然後是甘州,咱們快要走到的地方是肅州。”胡嚕對地名記得很熟。
“再往西,經過瓜州和敦煌,一出玉門關就不是我大宋的地界了。”老和尚默默的自語,神色黯然。
“還要往西?”話隨口說出。胡嚕見師父的表情變化,沒再追問。
稍頃,老僧回過神來,又對胡嚕說:“你說來說去,是想知道此行的目的。”
“師父不說,我就不想知道。”胡嚕狡黠一笑,靜聽老僧的下文。
“咱們是去找件東西。”老僧慢慢的說。
“要走這麼遠,去找什麼呀,師父?”胡嚕好奇的問。
老僧欲言又止。他默默的看天。
太陽懸在天際,豔蘭的蒼穹下一片死寂。
眼睛能望到的地方,都是布滿沙漠的深灰色的沙子,它們被陽光照射,發出耀眼的光芒,使人竟弄不清楚麵前到底是一片鏡子的海洋,還是無數湖沼結合而成的一麵鏡子。一股火的蒸氣,被一陣陣的浪潮推動,在這塊不停晃動著的大地上旋轉。
天空明亮異常,潔淨的叫人失望,因為它不留下任何可以產生幻想的餘地,天上和地下都是一團火,一片靜寂,具有野蠻和可怖的威嚴,叫人不得不感到恐懼。天上沒有一片雲,空中沒有一絲風,沙漠裏沒有任何崎嶇不平,隻有沙子不斷被細小的浪頭挪動。地平線的盡頭,象晴天的海洋一樣,有一條細薄得象刀鋒一樣的光亮的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