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作者:仇保興
摘要:城市規劃工作者和城市文化戰略發展研究者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很善於遵循理想目標導向的研究路徑。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經驗導向的有機結合,將使複雜的現代城市決策更為完善。綜合三個導向,提出建設精致城市的方法論與核心問題。
關鍵詞: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經驗導向;創意城市;精致城市
Abstract:There is a common characteristic between urban planners and urban cultural strategy development researchers,that is,they are adept in abiding by the ideal target oriented research route.Dynamic integration of target orientation,problem orientation and experience orientation will optimize the complex modern urban decision-making. The methodology and core problems of building an exquisite city are proposed by combining the three orientations.
Key words:target orientation;problem orientation;experience orientation;creative city;exquisite city
中圖分類號:C91-0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144(2011)-09-04(3)
城市規劃工作者或者是城市文化戰略發展研究者,實際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很善於遵循理想目標導向的研究路徑,這一點值得肯定。但是,除了目標導向以外還有兩個導向要在實際工作中加以補充,這樣才能使複雜的現代城市決策更為完善。
一是問題導向。也就是對城市社會現在正在湧現的問題——有些是帶有緊迫性的“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大問題,必須通過正確決策,通過城市規劃管理,通過文化戰略形成市民的共識,去實踐和解決之。不解決問題的戰略決策或者城市規劃,基本上都是無效的。所以,問題導向是西方實用主義的一種理念,即認為能解決問題的辦法才是好辦法,成功的實踐比巧辯的理論更重要。這值得我們借鑒,因為中國明清朝代官場曆史上有一種“清流派”,其特點是見識很高,眼光很長遠,但不善於解決實際問題,所提的奏折與現存問題的解決常是“牛頭不對馬嘴”,或會將小問題解決成大問題,反而誤事誤國。我們應該十分重視問題導向,有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一步一個腳印前進。
另一個是經驗導向。所謂經驗導向就是要從其他城市發展的經驗教訓中學習,避免犯同樣的錯誤。不要看到別人在一個坑裏麵跌倒了,自己還去嚐試。這裏,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就是,要善於向兄弟城市、向先行國家的城市學習。幾年前,中央政治局辦了一次關於中國城市化的專題集體學習,主報告是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請同濟、北大的教授講的。材料編寫時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強調經驗導向。先行的發達國家在城市化過程中出現什麼弊端?我國應當在城鎮化中如何避免?這些問題非常重要。
從城市管理的實踐來看,從問題導向角度出發更重要,因為問題導向就相當於將一個城市送到“醫院”裏去,然後請專家“醫生”們對這個城市進行會診,診斷有什麼“慢性病”和“急性病”,分清輕重緩急,治療成本各為多少?病怎麼治療?提出解決方案,再對症下藥。工程師們偏好於經驗導向,政治家們則喜歡問題導向,而文化工作者熱衷於目標導向。如果將這三個導向有機結合起來,就是非常好的方法。
回到“精致城市”這個主題。揚州提出了“三個揚州(創新揚州、精致揚州、幸福揚州)”,本人認為從目標導向、經驗導向來講都是非常成功的。核心問題有四個:
第一,創意城市。建議揚州在創新、精致、幸福三個概念中充實有關創意產業或創意城市的內容進去。根據本人在地方擔任領導的經驗,在產業升級和提升城市競爭力方麵,創業、創意這兩個方麵尤為重要。現在經濟發展動力、經濟格局都在變化,科學技術的進展,特別是通訊技術的進展和信息產業的技術進步,以及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使得單個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小。因此,美國社會學家阿爾文·托夫勒所寫的名著《第三次浪潮》中有個預言就是,二十一世紀是個人創業爆炸性的時代。任何一個城市把環境做好了,就有資本吸引有創意的個人和創業者來這個城市創業。產業結構提升的本質是人的素質提升。上世紀末,本人在杭州任市長的時候提出“四個在杭州”,即“遊在杭州、學在杭州、住在杭州、創業在杭州”。在這四個方麵將杭州打造成全國一流城市,就可以做到與其他城市拉開差距。杭州後來堅持這四個方麵的優勢,走創意城市發展方向。特別是“創業在杭州”,當時杭州市政府設立了一個基金,對個人創業給予支持。軟件、網絡、生物製藥等六大產業孵化期都有專門基金,平均每個項目投入20萬資金,產生了很高的效益。阿裏巴巴、信雅達、士蘭微、華大基因等著名企業都是當時培養出來的,現在都成為了世界一流的高技術企業。信息產業是增長最快的產業,並且帶動效應非常大,產生了一係列城市財富倍增的機會。軟件設計、網絡等創意產業產值的90%都是附加值,能耗極低,更重要的是帶動了人們觀念的更新。但這種產業都是世界範圍內競爭激烈的產業,一個不小心就會落伍,十分需要創意創新人才的支撐。比如說UT斯達康,是5個創意產業項目之一,當時是由幾個留學生創辦的,鼎盛時期發展到100多億的年產值,但是後來產生了思維鎖定,將創新鎖定在IPTV(交互式網絡電視),在IPTV項目上投入了60多億美元來搞創新,想不到國家的標準定不下來,該項目就夭折了,企業也瀕臨破產。由此可見,一個創新的城市,必然是創業蓬勃、創意盎然的城市。關於創意,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口號是“CREATIVE CITY”,即創意城市。揚州古時候就有“玉器在揚州”的說法,反映的就是個人的技藝、個人的創意,玉器是揚州曆史上著名的創意平台,所以說,揚州非常適合發展成創意城市。這相當於意大利的米蘭——時裝之都,揚州和意大利米蘭結成姐妹城市最合適。意大利的工藝設計確實是世界頂級,許多車型是意大利人設計的,許多優美的工藝品是意大利人設計的,許多全球頂級名牌產品是意大利人的傑作。在文藝複興時期,很多意大利家族都非常注重對美術的追求,從司機到文化大亨身上都滲透著藝術的細胞。對揚州而言,從揚州八怪、揚州玉雕的傳承中我們能感受到意大利式的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