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職業教育課程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人文素質基礎課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重要載體,對培養學生的職業態度、合作意識、團隊精神、口才能力、交際能力、商務禮儀、創新能力等起著重要的作用。

自古至今,語言都充滿著獨特的魅力和無窮的力量,研究口頭語言表達規律與技巧的口才學是一門古老而新興的學科,中外就有話術、辯術、談話術、演講術、說學、演講學的說法。當今社會,是知識經濟與信息化的時代,人們的交際範圍更加廣泛而複雜,口才的魅力也越發顯得重要,它作為人際交往必不可少的工具,在人類曆史的長河中一直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能言善辯的人,往往使人尊敬,受人愛戴,得人擁護。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裏,不管你是從政、從商,還是從學、從藝……都必須重視口才,因為擁有了出色的口才,你就擁有了自信,擁有了人緣,擁有了能力,也就等於擁有了把握命運、改變命運的力量。

基於對口才之重要性的認識,進入21世紀以來,許多大中專院校紛紛開設了《演講與口才》類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綜合素質與職業能力,增強畢業生在求職、擇業、就業中的競爭力,以期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人才市場中脫穎而出。

本書是編者根據多年大中專院校《演講與口才》課程教學的實踐、實戰經驗,從課堂教學思路出發,體現教學的規律,以及課堂教學師生雙邊互動的特點,以最新的行為導向教學法理論為依據,以充分調動學生主體學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為目標,集實用性、實戰性、新穎性、生動性、趣味性、通俗性於一體編寫而成,在同類教材中獨樹一幟。其主要創新點如下:

一、課程教學內容的構建,突出實用性與實戰性

本書在構建教學內容時,依據的是實用性、實戰性原則,選編的是當前大中專院校學生普遍實用與急需掌握的各類口才知識,包括口才概述、誦讀口才、演講口才、求職口才、辯論口才、社交口才、營銷口才、導遊口才等八個章節的內容。這些口才知識,不論是在校生,還是將來學生畢業求職、就業,都是非常普遍、非常迫切需要掌握的。

二、教材內容體例的編排,突出案例導入的新穎性各章節內容編排,按照“案例導入→頭腦風暴→知識介紹→例文賞析→口才實訓”這一體例來安排教學進程。每章節內容的開篇,都由新穎獨特的案例導入,再由案例引出若幹思考、討論題,要求學生根據問題進行“頭腦風暴”,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感受思考的樂趣,引導學生主動尋找和發現自己的知識盲點,強化學生的求知欲,為教學營造主體學習、主動學習的良好氛圍,導入新知識的教與學。

三、口才技巧的闡述,突出案例的實證性

本書在介紹各種口才實用知識時,堅持理論精當、案例為證的思路。特別是口才技巧部分,以大量名人、偉人故事,或經典實戰案例為證,力求生動形象,說服力強,避免理論的抽象空洞、生澀難懂,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生動性與趣味性。

四、例文的學習賞析,突出導讀的指導性

本書有關章節根據需要,選編有若幹篇例文。編選的原則是注重實戰性、代表性和經典性,力求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工作,比如求職信、演講稿、辯論詞、導遊詞等,都體現了這些特點。每篇例文的後麵都有簡短的“例文導讀”,簡明扼要地分析例文的內容、結構、寫法和特點,有助於提高學生的閱讀賞析能力。

五、口才實訓題,突出“說”與“做”的特點

根據本書編寫突出實用性、實戰性的要求,口才實訓部分盡量不出各種簡單的知識問答題和思考題,以各種正反典型案例的分析、口才技巧的訓練、口才文稿的寫作、口才能力的自測題為主,強化學生“說”與“做”能力的培養,體現本書貫穿始終的編寫理念。

本教材為大中專院校《演講與口才》必修課或選修課通用教材。使用中,各院校可根據專業特點、教學時數、學生基礎等方麵的差異,對教材內容進行必要的增減,以利於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本教材在編寫過程中,編者參閱了大量相關文獻及資料,在此謹向各位作者表示衷心感謝。由於編寫時間倉促,教材中疏漏和筆誤之處難免,誠望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