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馬家過年(2 / 3)

他們是馬家村本村的同宗兄長,幹活老實不耍滑頭,馬如海請了他們幫忙幹活自己也輕省了不少。

每到摘果子農忙搶收時,忙不過來了就又請短工。

馬家村但凡勤快的人隻要有空都會跑來幫馬如海。

田投了馬如青名下,錢又可以在馬如海這兒掙,孩子們又在馬家上學堂,不知不覺中,這一家子已經成了全村人的大恩人了。

自從馬家大院修起後,半山腰的那幾間屋子就成了先生的住宿和學堂,餘下的屋子被馬如海用來堆餘糧。

“這事兒你們姐弟自己商量。”譚氏不管還真是不管了,她現在就想抱孫子:“如青那邊該是三月間生吧;如建這個是……”

譚氏扳著手指算日子。

馬如月看著譚氏的模樣笑了笑。

看來還真是不管事了,隻想著兒孫滿堂。

關一珊帶著幾個丫頭到底將年夜飯端上了桌。

正準備開飯時候,江智遠到了。

他這個知縣可真正是累壞了。

到年關的時候,大家都休沐了,但是馬如月越是年關越要心火燭之類的危險事情,所以他親自帶了江智路一起出外去察看,最後江智路和江智榮兄弟回江家大壩,他才跑到馬家村來蹭飯。

嚴格來,這是馬家大院修好後他第一次踏足。

大院裏四下裏都掛著紅紅的大燈籠,關一珊準備了兩桌,下人就和孩子們湊一桌了。

歡聲笑語,酒菜飄香,讓江智遠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年少時光。

他是富家公子,自就是在幸福中長大。

直到那一年家庭遭受重大變故,償盡了人間冷暖,也收獲了馬如月這個嬌妻。

“我也喜歡這樣的團年飯。”馬如月今晚喝了些馬家的釀酒,整張臉紅彤彤的:“有時候,我一直想不明白,功名利祿又有什麼好,山珍海味也不及這一桌子家常飯菜香,更難的是和家人同飲同歡。”

“是啊,也不知如青現在怎麼樣了?”譚氏看著這桌子飯菜,一一掃過兒女媳婦:“他在京城,離家遠,也不知道哪一年咱們家才能真正的吃一次團圓飯了。”

孩子的時候家裏窮,吃的東西少,過年也不過是多兩碗菜,飯能吃個飽就不錯了。

一的孩子長大了起來,孩子們成家立業也能掙錢了,可是,聚在她身邊的時間卻少了。

馬如青在京城為官,馬如建搬到了縣城邊的莊上,馬如月在縣衙裏操家,兒大女成人,又各有各的事。

她每日裏能看見的也隻有馬如海夫妻和他膝下的孩子。

“這一次回家了,就都多住幾,不到正月十六,可不許走。”譚氏道:“如建,你和你媳婦回娘家也早一點回來。”

原本想當來回的,後想想人家蘭太太也想閨女,話到嘴邊到底咽了下去。

“行啊,我可就賴在娘家混吃混喝了,娘,您可別嫌棄女兒拖兒帶女吃得多。”馬如月當然高興了,在縣衙裏,時不時的有夫人來見她,這些夫人也不見得和自己有多好的關係,就是像拜佛一樣燒個香做個樣子混個臉熟,初一十五的點個卯一般。

馬如月卻是最不屑於這種應酬的,但是偏偏她又是知縣夫人,不得已硬著頭皮接待。

回了馬家村過年,正好將這檔子破事避開。

吃過團年飯,馬如海去接了灶王爺下,然後就是守歲。

這個時代的守歲真正是寡淡無味。

沒個娛樂節目什麼的。

對了,馬如月看著眾人突然間想起,沒有娛樂節目可以自己編啊。

當下讓馬如海和馬如建抱了一大堆的柴火進來,在院子中間燃起了熊熊的篝火,又將廚房裏殺了正月初二要吃的兩隻雞給碼了味串了起來烤。

“今兒過守歲,咱們來尋個樂子,每人表演一個節目。”馬如月笑道:“娘,您年紀最老,您先來。”

譚氏笑罵她沒大沒,什麼節目她也不會。

這些個樂子其實在京城和石太太她們一起喝茶的時候大致也知道。

富家太太貴人們就是會尋開心的事,彈琴唱歌吟詩什麼的,玩得特別的開心,她除了會看,什麼也不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