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
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總局發布通知,明確提到了涉及違法犯罪行為的明星應當停止播放其參與主創的電影、電視劇和綜藝節目。原以為的“精神傳達”變成實實在在的政令,在刀刀能見血的封殺令下,衛視和影視公司將如何應對?對“監獄風雲”中的藝人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劣跡藝人還想在娛樂圈混,應該如何自處?
業內人士開藥方
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總局一紙令下,娛樂圈所有的劣跡人群都被戴上緊箍咒。但世界上沒有永遠的好人,更沒有永遠的壞人,落馬的藝人想要改過自新,想要繼續在這個圈子混,應該如何自處?業內人士給開出藥方。
1、拚臉的明星:自我反省+藏起來+實實在在的公益
謝曉虎認為,“監獄風雲”中的人出來後,半年內不要出來參加任何活動,不要接受任何媒體的采訪,不要被媒體捕捉到任何的信息。半年之後再做一些略微公益的事件,行為低調一點,做些實實在在的綠色公益事業。
丁汀也認為,想要鹹魚翻身,最好躲起來學習+把錢吐出去。“躲起來讓公眾和媒體慢慢淡忘你,趁機學習修身養性。下一步就是將錢吐出去,多做公益和慈善。”
拚臉吃飯的明星,劣跡讓他們顏麵盡失,想要撿回掉一地的節操,就要付出比之前多幾十倍的努力。媒體人王小魚也提醒劣跡藝人做慈善要慎重,“自我反省更重要,人在做天在看。不要動用技術手段,如果為了挽回形象盲目捐錢,最終發現錢花了,形象沒挽回,人的內心反倒擰巴了。”
2、幕後編劇、導演:隱姓埋名或退居二線
在政策下不純靠臉吃飯的編劇和導演,相比演員他們的日子會好很多。丁汀表示:“編劇、導演出來之後,有很多擦邊球可以打,至少餓不死。”如寧財神他有編劇團隊,很多劇本不需要他操刀,隻需要把握大方向和劇本大綱和出策劃,而且他換個名字照樣寫劇本掙錢。進去的幾個導演,都有公司,可以承接拍攝項目,或者退居二線,推公司的人,但在圈中照樣把錢掙了,也躲過了政策束縛。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