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學習輔導(1 / 2)

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學習輔導

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郭瑋著

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我國糧食產量實現“十一連增”、農民收入增長實現“十一連快”後,農業農村發展麵臨的困難更多、挑戰更大。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和現有基礎上做好“三農”工作,必須按照黨的十八大要求,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為此,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堅持“三農”重中之重地位不動搖,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讓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

一、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農業現代化是農業發展的根本方向。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些年來,黨中央、國務院把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放到突出位置,出台了一係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采取了對農機、良種、農資進行補貼和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重大舉措,農業現代化進程明顯加快,出現了許多具有轉折性、標誌性的重大變化。目前,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 56%,主要作物良種基本實現全覆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 61%,農田有效灌溉麵積占比達 51.5%。農業經營主體呈現多元化,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不斷壯大,農業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社會化服務的格局正在加快形成。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這些成效,有力推動了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為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為加快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作出了重要貢獻。

但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隨著世情、國情、農情的深刻變化,農業發展麵臨著國內國際環境錯綜複雜、新舊矛盾交織疊加、製約因素日益增多的嚴峻挑戰。同時,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日益臨近以及工業化、城鎮化加快推進,對農業現代化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農業現代化建設的任務,變得更加重要、更加緊迫。

第一,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實現國家現代化戰略目標的迫切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一係列重要講話中多次指出:“農業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的基礎”。“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全麵建成小康社會,不能丟了農村這一頭”。“沒有農業現代化,沒有農村繁榮富強,沒有農民安居樂業,國家現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麵、不牢固的”。李克強總理也指出:“農業現代化是現代化中的‘慢變量’,更是‘關鍵變量’ ”。“農業現代化的狀況如何,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整個國家現代化的進程”。這些年,盡管現代農業建設取得顯著進展,但與工業化進入中後期階段的現實、信息化日新月異的變化、城鎮化快速推進的局麵相比,仍然明顯滯後,是現代化建設中最為薄弱的環節。中央之所以提出“四化同步”的發展戰略,根本目的在於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補上這個“短板”,支撐國家現代化建設順利推進。因此,加快農業現代化是“四化同步”發展的關鍵所在。我們距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目標越是接近,越需要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