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加拿大西北航道深度探索之旅(1 / 3)

加拿大西北航道深度探索之旅

生活

作者:張坤玉等

一直以來,加拿大努納武特地區的西北航道都是眾多航海家和探險家追逐的目的地。打開北美洲和北極地圖,不難發現,各個方向的航道四通八達,大大小小的島嶼星羅棋布,如同八卦陣一般。不用說氣候惡劣,冰山塞路,就是通常情況下,如果沒有精密的儀器指示方向,要找到一條正確的通道,也決非易事。當然,如果想要了解和探索這條神秘的航道,還要從為它做出重要貢獻的英國航海家富蘭克林說起。

西北航道的英雄

作為英國曆史上的傳奇人物,富蘭克林14歲加入皇家海軍。他一生征戰無數,曾任英國在澳洲塔斯馬尼亞總督。富蘭克林離開硝煙彌漫的戰場後投身極地探險。1845年5月19日,由皇家海軍少將約翰·富蘭克林爵士(Rear-Admiral Sir. John Franklin)率領的“西北航道”探險隊在一片歡呼聲中離開英格蘭港口駛向北極。此次遠征西北航道已是他第四次深入北極探險了。盡管當時富蘭克林已年近六旬,但所有英國人都認為這必定是一次馬到成功的遠征。

富蘭克林率領的這支探險隊被認為是曆次英國北極探險中規模最大,裝備最精良的隊伍。全隊由129人和“黑暗號”(Erebus)和“恐怖號”(Terror)兩艘探險船組成。特別是這兩艘探險船,除了都是超過三百噸的大型船隻,船上還安裝有當時先進的蒸汽輪機、防冰鐵甲、蒸餾淡化水係統和完善的船艙供暖設備。兩艘船上還運載了可供探險隊食用三年的食物。誰知,此次萬眾矚目的西北航道的探索,卻以“全員失蹤”而告終。

富蘭克林探險隊在格陵蘭做了最後一次補給後繼續前進。當年7月,兩艘英國捕鯨船最後一次在海上與“黑暗號”和“恐怖號”相遇,當時它們正在巴芬灣中等待合適的天氣進入蘭卡斯特海灣(Lancaster Sound)。此後就再也沒有人得到過關於探險隊的任何消息。直到1850年夏天,人們第一次在比奇島(Beechey Island)的東岸發現了富蘭克林探險隊的蹤跡:一處過冬的營地和三名死亡水手的墓葬。然而根據英國海軍的軍規,富蘭克林應該在每處駐紮地留下一份關於探險隊情況和去向的報告。可搜索隊尋遍全島也沒有發現這一文件。富蘭克林和其下屬的去向和命運成了當時震驚西方世界的不解之謎。到1854年,蘇格蘭探險家約翰·瑞(John Rae)為哈德遜灣公司(Hudson Bay Company)探尋布希亞半島的旅程中,才第一次從因紐特獵人口中得知了富蘭克林探險隊的遭遇:他們的船在冰海中被困了兩個冬天。最後幸存者棄船並試圖從陸地上抵達一處安全的所在。但因無法抵禦極地的嚴寒和饑餓這些人又返回了丟棄的船上。因紐特人報告說,白人大批地死亡,活著的人中還發生了人吃人的慘劇。

而出生在挪威的羅爾德·阿蒙森(Roald Amundsen)從少年時代便向往北極。小時候他最崇拜的便是為探尋“西北航道”而獻身的富蘭克林。大學時代阿蒙森根本就沒去上過幾堂課,他背著家人成天泡在圖書館裏研究富蘭克林和他的探險之旅。

能進入北極冰海的人都承認那裏有世界上最迷人的風景。但在這片迷人的風景中也蘊藏著最致命的危險。西北航道遠征隊的組織者M.J.說過,冰海的可怕就在於它的變化無常。前一分鍾這裏還是開闊的航道,後一分鍾它就被堅冰封堵……洋流、風向、風速大小都會改變海麵浮冰聚集的情況。在這種海域中行船,如果判斷錯誤,後果不堪設想。後世研究北極的曆史學家們一致認為,錯誤判斷海麵冰情、動用大隊人馬和使用大型船隻等舉措,都是導致富蘭克林探險隊遭遇失敗的原因。

在總結了前人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阿蒙森最終組織了自己的西北航道探險隊,並最終於1905年8月17日,阿蒙森探險隊的“喬阿號”駛出了加拿大北極群島的冰海進入了與太平洋相連的阿拉斯加水域,人類曆史上首次經西北航道由大西洋進入太平洋的首航宣告成功。然而由於冬季臨近,“喬阿號”不得不再次停止前進。隨後阿蒙森借助雪橇在阿拉斯加的荒野上跋涉了800公裏,於1905年12月5日在阿拉斯加的伊格爾城(Eagle)向外界發出了勝利通過西北航道的電報。

在阿蒙森完成“西北航道”首航的一百多年後,已有無數支探險隊重複和完善了先人的探索。現代意義上的“西北航道”由位於加拿大努那武特北極群島中的多條航道所組成。目前,隨著全球變暖步伐的加快以及“西北航道”固有的地理便捷性,一些國家已經開始探索在這條“世界上最危險的捷徑”中進行商業航行的可能。然而,究竟是冰海的融化所帶來的潛在商業利益重要,還是讓“西北航道”尖冰永固更讓人類受惠,這個問題在不同的人心目中肯定會有不同的答案。

西北航道的傳說

從古至今,西方人對東方就有一種神往。在西方文明仍以地中海為中心的時代,東方的哲學已經為西方的知識界和上層社會所津津樂道。當然,除了精神財富如哲學,東方的物質財富也是西方文明向往的所在,因此,開辟通往東方的貿易通道便成了幾代西方人所共同追尋的夢想。

然而,古代西方人對地球的認識卻極其有限,一些今天聽來匪夷所思的“地理學理論”在當時卻是知識界所信奉的真理。大名鼎鼎如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畢達格拉斯等人就堅信在已知世界的反麵還存在著一個神奇的未知世界。那個世界在重力上平衡著已知世界,使其不致於翻覆。而這個神奇未知世界中的一切均與已知世界相反。比如那裏也生活著人,可其雙腳卻與已知世界的人左右相反。在這個神奇世界裏遍地奇花異草,到處仙山瓊閣,但它卻由炙熱沸騰海水所圍繞並由巨大的猛獸守護,就算有人能爬到大地的反麵也無法進入其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