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一個成功的商業精英,現任大公司銷售總監,年薪數百萬。
就在一分鍾前,他做了一個決定——辭職去玩一款遊戲!
王東做出這個的決定的原因,是他與公司老板之間的一段非常不愉快的談話。
王東對公司的感情很深。
大學一畢業,他就進了這家公司。那時候的公司還沒有現在的規模,王東也僅僅是一個剛踏入社會的小白。
和他同時進入公司的,還有另外十幾個“小白”。老板蛤蟆鏡也不是很重視他們,草草培訓兩個星期,就把他們打發到外省開拓空白市場去了。
殘酷的競爭很快就讓這些躊躇滿誌的“小白”頭破血流。半年之後,仍在堅持的便隻有王東一人。
不是王東就比他們強,而是他有一股“狠”勁。
公司的效益本來就不好,給試用期的員工的工資自然也高不到哪兒去。開拓市場必需的差旅費、招待費經常也不能及時發放,更多的時候,需要小白們自己墊付。家境好一點的,或許能支撐一段時間,像王東這樣家境一般的,吃苦可就吃大了。
住最破爛的小旅館,吃最便宜的路邊攤。遠路擠公交,近路靠雙腳。在客戶那裏陪盡笑臉也少有人理,在公司這邊業績不佳還得挨訓。
身心的雙重壓力很快就讓一些人抗不下去了。悲觀的情緒開始蔓延,並且愈演愈烈。
當有人第一個提出辭職之後,就像推倒了多米諾骨牌,短短一周之內,十幾個小白接連離開了公司。
當得知最後一個人離開的時候,王東正在昏暗潮濕的地下旅館裏,吃著一碗最便宜的方便麵。
這碗平時要不了三分鍾就能下肚的方便麵,王東整整吃了一個小時。
在咽下最後一口已經涼透的湯水之後,王東已經恢複了正常。
他對著小鏡子梳了梳利落的短發,整了整白色襯衣裏的紅色領帶,拍了拍深色西褲上的塵土,擦了擦黑色皮鞋上的灰塵,拿起文件包,若無其事的推門而出。
當他終於趕到處於城鄉結合部的客戶那裏的時候,比約定的時間已經晚了十分鍾。
那個一向不苟言笑的客戶,在凝視了王東幾秒鍾之後,竟然笑了。接下來事更讓王東吃驚——他居然主動給了王東一個大單,合同數額超出了王東預期的十倍!
正是靠著這張大單,王東不僅提前轉正,而且還一躍成為公司的銷售冠軍。之後的路,便開始越走越寬。
數年之後,當王東以銷售總監的身份再次拜訪這個客戶的時候,早已成為知交好友的二人,在酒桌上無意中談及此事。喝的有些高的客戶用力拍著王東的肩膀,點破了藏在王東心中許久的疑問。
“那天……你小子……嗬嗬……就像一個討飯的……滿頭滿臉都是灰……衣服上有鞋印子……褲子上全是土……皮鞋已經認不出模樣了,可你的眼睛……你的眼睛讓我看到了……信念!對,就是信念……給我的感覺……好像沒有你辦不成的事。”
是的,正是靠著一股永不服輸的信念,王東才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從老板的角度看,他應該最喜歡王東這樣的員工。
一心隻為工作,很少計較個人得失。開拓了一個又空白市場,打敗了一個又一個競爭對手,培養了一個有一個銷售骨幹,自己卻連跟女朋友談戀愛的時間都沒有。
可事實是,老板很早就想把王東一腳踢開。
當然,蛤蟆鏡不會直接這麼做,他有更高明的手法——一次次的把王東調到一個完全空白的市場。
大公司的銷售總監還得親自去開拓市場?在絕大多數人眼中,這根本就是個笑話。但蛤蟆鏡就是這麼做了,而且還理直氣壯!
“能者多勞嘛。”
這次,蛤蟆鏡又想故技重施。
若在以往,王東也就認了。反正有合同在,公司不會少了他一分錢,無非就是辛苦一點罷了。
但這次,王東卻是真的不想再去。
一是那個市場實在是沒有多大價值,貧窮落後不說,還沒多少人口,缺少足夠的消費支撐。二是王東自己想穩定下來,解決一下終身大事。奔三的人,連個女朋友都沒有,家裏催的太緊,再不給父母一個說法,二老就會從老家找上門來。
其實,王東對公司的要求也不高,他甚至可以讓出銷售總監的位置,在市場部或企劃部隨便謀個差事。這樣一來,他便隻需偶爾出差,不用常年駐外,空閑的時間就能多一些。
僅此而已。
但蛤蟆鏡卻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蛤蟆鏡不是不欣賞王東,相反,他對王東的能力推崇之至。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內心深處越來越容不下王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