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南極研究機構
中國南極科學研究在八十年代才剛剛興起,全國有關部、委、局的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約20多個單位參加了中國南極考察活動,其中有13個單位先後設立了14個南極研究專業室或組。
一、南極研究小組
南極研究小組是中國成立最早的南極研究組織,一九八四年五月成立,隸屬於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科技處,其主要任務是進行南極海洋生物、海洋地質和地球物理、海洋水文氣象等學科的考察和研究工作。該小組曾擬訂了中國首次南大洋考察實施計劃,並參與中國首次南極考察總體方案的擬定工作。
二、極地氣象研究室
極地氣象研究室是國家氣象局一九八四年六月批準成立的專業研究室,隸屬於氣象科學研究院,編製12人,其科研方向和主要任務是:
(1)開展南極地區天氣氣候特征和天氣及冰情預報模式研究,
(2)開展南極地區冰雪—大氣—海洋相互作用研究;
(3)南極地區大氣環流和冷暖變化對中國天氣可能產生影響的研究;
(4)開展南極地區大氣環境監測和研究;
(5)負責南極長城站、中山站常規氣象觀測、天氣預報和特殊項目的觀測,廣泛積累南極地區氣候資料。
自一九八五年以來,該室每年都派氣象人員參加長城站、中山站的氣象觀測和實地氣象考察,搜集了大量的氣象資料,對南極地區的天氣係統、大氣環流要素特征、南極大氣物理與大氣化學等進行了廣泛的研究。
三、遠洋極地室
遠洋極地室是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於一九九○年成立的專業預報研究室,其前身是一九七二年成立的遠洋預報室,隸屬於國家海洋預報台。該室編製18人,分為遠洋預報組和南極預報研究組(一九八七年為南極海氣相互作用組)。
遠洋預報室的方向任務是:
(1)對執行遠洋運輸、海上作業、遠洋和極地海洋考察以及執行國防任務的中國船舶,進行航線海洋水文氣象預報服務;
(2)進行南極地區和海洋災害性海洋、天氣預報方法的研究和谘詢服務。
該室自一九八四年以來,每年都派氣象研究人員參加隨船天氣預報服務、南極長城站和中山站地區天氣預報服務、承擔南極航線預報服務,建立了南極海冰數據庫和南極考察航線小型數據庫。
正在進行的研究包括:南極災害性海洋氣象係統的基礎研究,南極天氣和海冰監測及預報方法的研究;以及南大洋海冰、海洋環流通量特征及其對氣候影響的研究。
四、高山極地海洋氣象實驗室
該實驗室成立於一九八七年,隸屬於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現有科研和技術人員20名,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從事山地環境氣象學、極地大氣物理學和海洋—大氣相互作用的考察研究。
一九八七至一九九○年,該實驗室承擔的南極氣象科學考察研究項目,是4次參加日本昭和站、瑞穗站的氣象考察,獲得了有關邊界層大氣物理、臭氧變化和大氣氣溶膠的資料和樣品,分析研究後,提供論文10篇。
“八五”期間的研究方向和任務(與極地有關的):
(1)地球三極區域本底值和地氣交換對氣候影響的觀測研究。
(2)南極地區海—冰—氣相互作用及邊界層大氣物理的觀測研究。
五、南極構造演化研究室
該室成立於一九八五年,隸屬於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現有科研人員25名。該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