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和平學園的第七棒是一年級生川尻立德。
川尻原本在打線中的位置是起銜接作用的第九棒。
不過今的第九棒是投手工藤。川尻就被推前到第七棒來擔當後段棒次的伏兵。
兼顧內外野守備的川尻在和平學園鎮中扮演的是工具人的作用。
自然也擁有不錯的戰術執行力。
一出局,跑者在一壘。現在有很多種戰術可以選擇。
雖然場上對方的投手還保持著無安打無失分的記錄。但是想要取得分數還有安打以外的辦法。
最簡單明了的一種當然是強迫取分。
站在打擊區邊上進行狀態調整的川尻似乎要揮棒,又時不時的把球棒擺在觸擊的位置。
盡管是這種看起來模棱兩可的架勢。不過對手大概早就認定他要靠觸擊進行強迫取分。
內野的守備已經趨前。接下來投手神崎,大概也會投出破壞觸擊的球路。
觸擊球最糟糕的結果是把球點成高飛球。
在棒球騰空的整個過程裏,已經出壘的跑者必須回到壘包上等著棒球落地。
防守方在此時有充足的時間來調整守備陣型。
隻要防守方的守備發揮正常,被點成飛球的觸擊基本都會被捕手和投手直接接殺出局。
公明高的投手神崎自認控球精準。
他投來貼著好球區上沿的一顆直球。
這種偏高的直球是一種破壞觸擊的有用手段。
但如果壘上的打者有足夠的長打能力,這種高球也很容易被迅速收回球棒的打者打到外野去。
神崎和他的捕手搭檔之所以敢放心大膽的對川尻投出這顆高球。某種程度上來也是因為川尻在此前的正式比賽中並沒有長打方麵的突出表現。
甚至他的整個打擊率數字都不算亮眼。
神崎不是速球派,不過作為私立名門的王牌,球速也在一百四十公裏以上。
川尻對這樣的一顆球沒有十足的把握。
球接近本壘板的瞬間。川尻收了一下球棒而沒有直接點上去。
這當然算是一好球。
執行觸擊戰術的打者在第一球時會挑容易點的球。如果類似剛才這樣容易形成高飛球的高位直球,被放過也是常見的事。
投手神崎不疑有他。依舊按照既定的策略進行投球。
第二球是曲球。
大多數投手投出的曲球是一種縱向變化大過橫向變化的球路。神崎的曲球也不例外。
如果控球得當,這種帶有下墜的變化球從高位吊進好球區時是比高位直球更適合拿來破壞觸擊戰術。
川尻再一次的收了球棒。
兩好球。
兩好球之後的觸擊短打如果點出界外,打者是直接出局的。
不過川尻依舊擺出了觸擊的姿態。
“還要繼續點?意圖也太明顯了吧。”
蹲在本壘板後的對方捕手充滿質疑的問道。
“是啊,監督下了指令嘛。”
休息區裏的八木監督當然給川尻下了戰術指令。不過內容可並不是單純的觸擊強迫取分。
兩好球後,投手神崎已經不再有任何一點懷疑。
下一球他還是投出了意圖破壞觸擊的曲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