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篇 培養健康的心靈與肉體(1 / 3)

第十二篇 培養健康的心靈與肉體

拿破侖·希爾認為,健康的身心是創造財富的前提,一個人要努力克服內心的恐懼,培養健康的心靈與肉體,才能全方位的創造財富,享受財富。

拿破侖·希爾所推行的"健康教育",強調心理與生理並重。他的這一理論一直被認為是成功學上的一大突破,因為在他之前的成功學大師往往忽略了這一點。

如今,由於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與工作壓力的增加,"壓力"成為一個日常的普通名詞,而"壓力管理"遂成為一項深入研究的科學。對每一個現代人而言,學會給自己減壓,讓自己保持身心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在前麵的章節中,我們已經介紹過了拿破侖·希爾在情緒方麵進行自我控製和調適的許多精采見解和切實有用的建議。現在,讓我們看看他在針對吃的、喝的以及我們的呼吸方式等方麵又有些什麼樣的建議。

其實,抵抗壓力的方法是很多的,但歸結起來,卻不外乎兩個方麵:一、有益的身體運動與合理科學的營養攝取;二、心理的途徑。

現代都市越來越大的工作或生活壓力,使許多人患上了各種各樣的"壓力症候群",包括:精神緊張、內分泌失調、頭痛、過敏症、易傷風感冒、肚瀉、性能力衰退、失眠等。

難道這些症狀必定要伴隨所有想取得成功的人們嗎?難道我們對它們束手無策了嗎?當然不是。拿破侖·希爾認為,要想做一個身心健康的"自我創富者",必須要學習"壓力管理學",並為我們提出了征服壓力的兩大途徑:

(一)身體的途徑。持之以恒地進行各種運動,特別是"有氧運動",如慢跑、登山、騎單車、遊泳等。這些運動不僅能鍛練我們的血液循環係統,還能強化心髒與肺的功能,增強整個身體的免疫係統,讓我們能有更多的"本錢"去麵對生活與事業的挑戰。

著名企業家王永慶就深諳這個道理,他不僅自己喜歡運動,還極為注重下屬的體格鍛煉。為了考驗企業管理者們的體力與耐力,在每年一度的"台塑企業運動大會",他都會親自挑選一些高層幹部與他一起,與外賓進行5000公尺的跑步競賽。其實,這不光是"台塑"每年一度的"健康體檢",也是一項慘酷的"淘汰賽"。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也是一位運動健將,他90歲時,仍堅持每天進行日光浴,打一個小時的高爾夫球。

另外,現代科學指出,科學的營養攝入是抗衡壓力的一個重要方麵。當我們麵對壓力時,我們的身體會做出迅速的反應,並調動體內的營養為之提供動力。也就是說,當一個人麵對壓力時,身體對營養的需要也會隨之增高。因此,為了讓自己的身體能夠與壓力對抗,就應多吃含豐富蛋白質、維生素與礦物質的食物。

明白了這一點,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許多富豪都是"食療"專家。據說,邵逸夫每年花在人參上的錢有10多萬港幣,因為人參能強化腎上腺和免疫係統的功能。

(二)心理的途徑。在發達國家,人們極為重視心理的健康,許多人都有自己的心理醫生。每當遇到心理問題,感到自己快要失衡時,他們就會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心理醫生會根據個人的情況提出指導。不過,除了嚴重的心理疾病需要係統的治療並借助藥外之外,心理醫生會建議一般人利用有效的自助法來排除壓力,如進行肌肉放鬆、靜坐、自我催眠、深呼吸等。

中國傳統的氣功和太極拳也被證明是非常有效的"身心健康法寶",是極佳的平衡自律神經係統的方式。邵逸夫、查良庸等許多富豪們都熱衷於用這種方法來調養身心。

對每一個跋涉在成功路上的人來說,你到底能走多遠,能堅持多久,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的身心是否健康。因為健康的身體和心理,是你挑戰自我、麵對壓力的前提。

精力是你成功的燃料。一個人的精力越旺盛,其機體的效率就越高;機體的效率越高,他的感覺也就會越好,也就能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才能來創造財富。

拿破侖·希爾在自己的成功學裏,特別強調健康的重要性。他曾說:"健康是一切幸福的基礎,也是所有力量的源泉。"

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旺盛的精力,而要想讓自己的精力處於最佳狀態,則需要從多方麵著手。如果你有一輛世界上最漂亮的賽車,但如果你給它加的不是汽油,而是啤酒的話,它肯定不會跑起來;你給它加了足夠的汽油,如果它的打火裝置不好的話,也不能很快地將它發動起來。人的精力又何嚐不是如此呢?如果你體內的機能被打亂,你的大腦就會產生歪曲的想象,整個係統的運行也就會出現偏差。

為了說明精力的重要性及其可能釋放出來的巨大能量,拿破侖·希爾為我們講了約翰的經曆:

"約翰曾經體重高達268磅,他每天生活的主要內容就是吃和看電視,除此之外,就是無所事事地發呆。他不知道自己生命的價值在哪裏,也不了解自己的生理狀況出了什麼問題。這種生活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一天,他對自己的生活方式感到深深的厭倦,開始探尋到底是什麼讓有些人保持強健的體魄與旺盛的精力,並開始有意地模仿那些體魄強健的人的行為方式。

"約翰先是找來了一大堆書,希望能從中找到答案。可是他很快發現,關於營養的學問五花八門,簡直讓他無從下手。約翰讀到的第一本書上說,如果你如此這般地實行,就會長壽,於是約翰懷著極大的興趣照做了,直到他看到第二本書。因為第二本書上說,如果你那樣做的話,將至少減少10年壽命,正確的方法應該是這樣的。當約翰還沒有確定到底哪本書上說得是對的時,他又在第三本書上看到,前兩本書上所說全是一派胡言。實際上,這些書的作者全都是醫學博士,可是他們在一些最基本的問題上也持有不同的看法。

"這些眾說紛紜的建議對約翰當然毫無用處,於是他放棄了從書本中學習的想法,開始尋找那些身體強健、充滿活力的人的幫助。他先弄清這些人一天都做了些什麼,然後也身體力行地照著做。他將自己了解到的東西進行彙集與總結,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部分。很快,他為自己編了一套為期60天的健康課程,並按照這些課程來生活。約翰的努力很快就有了效果,在不到30天的時間裏,他的體重下降了30磅,更為重要的是,他恢複了自信,並從中找到了許多養生之道。